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以“Cr~(2+)+BPO”体系,在0~40℃下,引发了一系列烯类单体的聚合。该体系引发的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对单体结构有如下的选择性:α-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在不高于30℃时能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其它烯类单体,如丙烯酰胺、丙烯腈、苯乙烯以及α-碳原子上不带甲基的丙烯酸酯类单体,均不能进行;而丙烯酸和α-甲基苯乙烯则不能被引发聚合。当温度高于30℃时,α-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只能进行一般的自由基聚合。根据聚合结果,讨论了该体系引发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利用“Cr~(2+)+BPO”体系,使MMA与丙烯腈进行嵌段共聚,共聚产物经分离,得到了较纯的嵌段共聚物,并予以表征。采用ESR和可见光谱,探讨了“Cr~(2+)+BPO”体系陈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562.
The poly (butylene sucinate-co-terphthalate)(PBST) copolyesters with differnet monocs of the PBST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DSC).According to Avrami equation,the exponent n for all the copolyesters is independent of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and content of BT units,and is close to 3,which probably corresponds to the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and a 3-dimensional spherulitic growth.Polarized light micrographs confimed the result.  相似文献   
563.
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改性环氧树脂的水性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的环氧树脂为原料、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改性剂,过氧化笨甲酰为自由基引发剂,制备了稳定的环氧树脂乳液;以产物AMPS-EP的收率和水分散性、反应体系的酸值、特性粘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考察对象,对AMPS改性环氧树脂的反应历程进行了推断。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AMPS与环氧树脂主链的接枝反应度与环氧基团的开环酯化反应同时进行。AMPS-EP的收率及水分散性与反应时间有关,反应进行2h时,产物具有较高的水分散性;但超过3.5h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物的水分散性变差。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改性产物AMPS-EP含有环氧基、磺酸基与磺酸酯基。  相似文献   
564.
合成一种含哌嗪的芳香族二胺单体,将其用于聚酰亚胺的三元共聚中,并制成改性聚酰亚胺膜。表征此三元共聚产物。通过与不含此二胺单体的二元聚酰亚胺相比较,发现此三元共聚产物热性能优异,溶解性也有较大的提高,Tg有所下降,亚胺化温度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65.
为了提高聚酰亚胺的热塑性,制备兼具优异热塑性与耐热性的聚酰亚胺材料,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与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s-BPDA)为二酐、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与2,2′-二[4-(4-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BAPP)为二胺,通过两步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四元共聚热塑性聚酰亚胺,并研究了刚性联苯基团与柔性单体、侧甲基的协同作用对聚酰亚胺材料性能的影响。利用FTIR、XRD、DMA和TGA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分子结构、热塑性和耐热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系列四元共聚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热塑性与耐热性,其中当二酐与二胺的摩尔分数比(PMDA∶s-BPDA∶ODA∶BAPP)为70∶30∶70∶30时,该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热塑性和耐热性,同时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表现出较好的溶解性,极大地提高了聚酰亚胺在溶剂或熔融状态下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566.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将淀粉和壳聚糖与丙烯酸接枝制备了高溶胀性接枝共聚物.研究了淀粉和壳聚糖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产物溶胀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淀粉和壳聚糖配比为8:1,引发剂用量为0.5%、交联剂用量为0.02%、丙烯酸中和度为80%、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 h时,该凝胶材料在蒸馏水中溶胀度接近800.  相似文献   
567.
王武 《科技资讯》2014,(3):119-120
根据对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深入分析与研究,它主要使用辛酸亚锡对改性之后的纳米二氧化硅与丙交酯进行催化,然后进行制备。分别使用扫描电镜、热失重分析以及红外光谱等一系列方式对纳米二氧化硅的性能及其结构进行深入的探究,通过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对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进行分析,发现聚乳酸与纳米二氧化硅之间发生了相应的化学反应,纳米二氧化硅在聚乳酸基体中处于一种分散的状况;根据热失重研究中的结果,发现聚乳酸/纳米二氧化硅材料的热稳定性性会受到纳米二氧化硅含量多少的影响,如果纳米二氧化硅含量处于增加的状态,那么热稳定性也会随之提升。通过力学性能分析与研究,能够发现在材料中加入无机纳米例子,能够在很大程度提升材料的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568.
棉短绒纤维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液聚合法,以天然植物资源棉短绒纤维为原料,经醚化制得羧甲基纤维素(CMC),然 后与丙烯酸(AA)及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最后经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交联制备得到高吸水性树脂(SAP)。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吸收 去离子水的能力超过2500倍,吸收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高达310倍左右,高吸水性树脂经充分吸收润涨后呈透明的胶状物质。  相似文献   
569.
在一定比例的醇/水混合介质中,以甲基丙烯酸酯单封端的聚乙二醇(PEG)大分子单体为反应性分散稳定剂,使其与丙烯腈/苯乙烯(丙烯腈为主单体)进行了三元自由基分散共聚反应,制得了粒径均一、分散稳定、尺寸为亚微米级并具有特殊形态的聚合物颗粒.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光散射等手段对聚合物颗粒进行了表征,发现大分子单体浓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形态与颗粒大小有明显的影响.进而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PEG大分子单体与苯乙烯/丙烯腈单体的质量比和颗粒大小间的定量关系,用于预测控制颗粒直径的聚合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570.
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阳离子化度的阳离子型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絮凝剂ZHYC-n”(n=15,40,70),当丙烯酰胺与淀粉的质量比大于2.0以后,再提高接枝单体对淀粉的比例,不能明显提高接枝频率,但能提高接枝侧链相对分子质量。考察了这3种絮凝剂的絮凝性能并与市售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CPAM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絮凝剂ZHYC叫具有优良的絮凝脱浊效果,随阳离子化度增加絮凝效果显著增加;絮凝剂ZHYC-70的絮凝效率比CPAM的高约30倍。阳离子型絮凝剂分子链上的阳离子电荷密度不是影响絮凝效果的惟一主要因素;阳离子型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具有的多支链型结构可以明显提高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