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9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超光速运动的可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相对论的理论框架内讨论“超光速”的可能性 .将物质按静止质量m0 分为三种独立形态 ,其中m0 取虚数值的被称为“虚物” ,它只能以“超光速”运动 .光进入介质 (或位垒 )后 ,其能量 -动量关系E2 =C2 P2 易遭破坏 ,后果之一是转化为E2 光速”运动的原因 .  相似文献   
32.
论述了光波和物质波的波粒二象性理论的发展,讨论了该理论的存留问题。认为光子的静质量和光子的内部结构仍是科学中的关键性疑点。指出,虽然波粒二象性成立的前提是波长足够小,但在现有理论中却提不出一条清晰的界线。讨论了光波和电磁波是物质还是物质属性的问题。提出了对de Broglie波超光速相速的疑问。分析表明,如何建立电磁脉冲的粒子形象的问题仍需解决。此外,探讨了当电磁脉冲以超光速传播时相对论是否受破坏。最后,讨论了消失波的粒子性和虚光子问题。  相似文献   
33.
量子力学为超光速的研究带来了希望与可能。为检验EPR论文所做的实验显示,景象背后有某种东西比光进行得更快。量子隧道效应对超光速研究有重大意义,有关理论和实验研究都证明,人为地使一个光子或一个脉冲以超光速行进是绝对能做到的事;预期把等离子体用作位(势)垒时也会发现超光速现象;建议用实验研究物质波粒子(如电子)通过位(势)垒时将会发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34.
本文在广义相对论的理论框架内,应用相对论性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和非黎曼几何的传统力学分析方法,对当代天体物理中一系列根本性问题(1.恒星、星系生死循环演化的基本规律和内部结构;2.第一类黑洞的基本极限物理特性;3.大尺度天体层次结构演化的基本规律;4.总星系的结构——双饱和稳定临界黑洞——第二类黑洞;5.宇宙的结构;6.大爆炸标准宇宙模型的真伪性)作了较系统深入的探索研究,得到了一系列很有意义的新结果.  相似文献   
35.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0,(1):80-80
问:微波炉通过水分子振荡加热食品,你知道振荡次数吗? 答: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24.5亿次/秒!可是这个天文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它的计算公式是:每秒振荡次数=传播速度÷波长。电磁波以光速向外传播,已经公认的光速是29.9792千米/秒,如果找到波长就可以得出它的振荡次数了。  相似文献   
36.
37.
山东师范大学陈寿元教授,经过几十年研究,完成《信息物理》著作。该著作揭示物理学家及人类关心的大是大非问题,它正是我们抵制物理科学拘泥于哲学上的相对主义、数学上的形式主义、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38.
本篇进一步对广义洛化兹变换给予简要的空间几何学说明。  相似文献   
39.
研究由不同阻抗的同轴电缆周期相连组成的同轴光子晶体(coaxial photon crystal,CPC)系统中的反常色散曲线和群速。研究了阻抗的大小,每段同轴线的长度,系统中同轴电缆的节数,和同轴电缆自身的折射率对反常色散曲线和群速的影响;并且得到vg=3.25c的最大群速。最后假定使用具有负介电常数填充物的同轴电缆组成CPC,证明可获得vg=(-5.04c)~(-5.23c)。  相似文献   
40.
同步辐射是由接近光速运动的高能电子在偏转时沿切线方向发出的电磁波, 同步辐射光源具有波长范围宽、高强度、高亮度、高准直性、高偏振与准相干性、可准确计算、高稳定性等一系列优异的特性, 可用以从事物理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化学、地质学等多学科的前沿基础研究, 以及微电子、医药、石油、化工、生物工程等高技术的开发应用的实验研究, 已成为众多科学技术领域进行前沿和创新研究不可或缺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