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5篇
  免费   318篇
  国内免费   364篇
系统科学   434篇
丛书文集   534篇
教育与普及   275篇
理论与方法论   75篇
现状及发展   101篇
研究方法   6篇
综合类   1010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556篇
  2013年   461篇
  2012年   675篇
  2011年   747篇
  2010年   712篇
  2009年   760篇
  2008年   830篇
  2007年   724篇
  2006年   534篇
  2005年   537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460篇
  2002年   440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4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伍挺 《特区科技》1996,(5):22-22
1996年七月,深圳金八达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卫星通讯工程部,与中国卫星发射(香港)有限公司(CSLA)合作。它将成为CSLAuSAT高科技通讯产品中国代理,进而筹建这项目高科技生产线。作为目前深圳较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它率先引进CSLAuSAT高科技产品,足可以说明CSLAuSAT产品技术无与伦比的先进性。 CSLAuSAT总站已定于96“11.11”正式在北京开通启用。中国  相似文献   
73.
本文在扼要阐述我国程控交换机发展现状和评述我国交换机产业及市场的发展动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综述了国内外ATM技术和产品的发展概况,最后对我国TM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以及产业发展提出建议。本文可供领导和有关人员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4.
本文全面论述了微波通信接收系统的噪声来源和分类,并较详细地分析了噪声系数及网络的噪声特性。专门讨论了调频制卫星通信和微波中继通信系统中的噪声对多路电话通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张燕光 《天津科技》2003,30(4):48-49
论述了产生太阳风暴的物理环境,阐明了太阳风暴对地球磁场和电离层产生影响的物理机制,介绍了太阳风暴对人类各方面活动的影响以及如何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太阳风暴发生时间、强度及相关结果的渠道。  相似文献   
76.
《知识就是力量》2005,(10):76-76
英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立体显示器,由屏幕、红外线传感器、摄像机和投影仪组成,屏幕本身用所谓的“超级光纤”制成,这是一种能在外力作用下弯曲和变形的弹性材料。  相似文献   
77.
对一类变系数非线性Schrödinger 方程的解的形式作了适当假设,直接计算,获得了一类变系数非线性Schrödinger 方程的精确解析解。  相似文献   
78.
IP电话技术,作为通信领域内一个令人瞩目的亮点,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从IP电话的系统结构出发,分析了目前IP电话网络系统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IP电话的发展趋势———IP电话技术必将成为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Windows下DDE协议机制的分析,论述了在船舶动态数据跟踪系统中利用DDE通讯,变过去的静态处理方式为动态数据处理方式,使得动态数据接收模块既作为有机同时又作为服务器应用程序。并与主控模块建立“热链路”随时接收动态目标数据。  相似文献   
80.
本文讨论研究了计算机与智能仪器串行通信的主要问题,首先分析了这种串行通信的特点,阐述了计算机串行通信方式的选择,接口硬件的连接及软件的编程。重点讨论了实现串行通信中的通信协议、流量控制和差错检测,经在PC—386工控机与数种智能仪器的串行通信实验,得到了令人满意的良好效果。文中提出的内容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经验总结,它对从事于计算机与智能仪器串行通信工作的人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