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供暖设计和施工的优缺点最终体现在运行效果上.及时反馈,解决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循环往复地贯穿在供暖工程发展中,对不断提高供暖设计和施工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2.
介绍了地板供暖的特点,以及采用太阳能系统供暖、水源热泵系统地板供暖、供冷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经济情况。  相似文献   
303.
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就供暖行业用电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问题,在管理和具体操作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并根据供暖行业用电的具体特点,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对供暖企业的经济运行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04.
1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采用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具有便捷的操作方式,小巧而精美的外型设计和多功能的外部接口.其单片机测温单元可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测量当前环境的温度,并能够连续存储一周的温度值,通过串口线与主机通信.主机可选择查看任意分机当前温度或提取已存储的温度,并且可以绘制所提取温度的温度曲线.可以较好地解决居民对供暖不满意却无法提供相应的证据等难题.  相似文献   
305.
赵维忠 《甘肃科技》2005,21(5):109-110
燃气供暖热水锅炉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是值的探讨的重要课题。实用新型第11代家用燃气供暖器在燃烧循环过程技术上有新突破,经过三次回程达到加温取暖节能热效功率大。  相似文献   
306.
针对太钢当前余热供暖和锅炉供暖这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阐述了每种运动方式中热源部分不同的注水形式及采暖系统室内、室外正确的注水形式和系统的调节,同时也提出在采暖系统停止运动后,应如何进行维修和维护,以确保采暖系统能够安全、正常的运行。  相似文献   
307.
为了解决常规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应用系统性能低的普遍问题,在兰州地区建立了一套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开展冬季供暖实验研究,并且进行了供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在寒冷条件下能稳定输出热能,室内温度保持在14~20℃,系统能够满足冬季供暖的需求;在环境温度为-12.9℃时,综合考虑水泵及风机耗功,系统COP大于1.85,但供暖最低温度未达到Ⅱ级热舒适要求,设定较低供暖温度下限有利于系统节能;COP、地暖工作时间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该空气源热泵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在兰州等寒冷地区应用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尤其是在未提供集中供暖的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08.
<正>锅炉房网络自动化运行,是利用锅炉房DCS集散控制系统和BCS优化自动燃烧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连接,实现电脑远程操控、指挥、监督、数据传输等工作。是将供热指数分级化,输入到DCS锅炉控制系统。DCS系统按要求指导锅炉运行参数,并进行数据整合汇总返回到控制中心并传送到网络,根据参数的变化,实现锅炉房远程控制系统的程序化和锅炉房网络自动化。  相似文献   
309.
节能供暖任重道远.文章以山西省太原市的空气污染为例,指出了空气污染的原因,并结合我们的具体条件,提出提高节能供暖的认识是一项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310.
本文介绍了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的原理及设计原则,通过与高大空间建筑传统的采暖方式进行对比,总结了燃气辐射采暖方式的优势。认为燃气辐射采暖是适合高大空间建筑的先进采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