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9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5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51.
今天在阅读与写作课上,我对学生说:“阅读使你敞开心灵的扉页,开始了与文明、幽雅的对话与交流。幽香会淡淡飘上你的心头,领悟会心的微笑与眼神的灵犀,打开智慧与力量的大门,亲吻那带着新鲜露珠、透着淡淡清香的玫瑰,拥抱那闪着睿智火花、充满青春气息的人生大树。在这里,你可以大声朗读,小声吟诵,默默地阅读,静静地思考,渐渐地你会滋生出幽雅的心境和感觉,甚至进发出智慧的灵光……”  相似文献   
152.
张俊 《奇闻怪事》2007,(1):92-93
“让学生在自由愉快的学习活动中享受着精神的生活.真正体会到学习的魅力、人文的关怀、对话的激情、生活的乐趣……”这就是我们靠智慧、靠真情,追寻着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人生。一路风尘,一路收获。时过几栽,课改之路越来越宽!  相似文献   
153.
谢传侨 《科技信息》2008,(7):268-268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过多教或淡化文本,浅尝辄止,或死抠文本,墨守成规,过度地依赖教参、照本宣科,进行伪阅读、伪教学,这是初中语文课堂低效率,散失活力的重要原因。笔者立足教学实践,呼吁教师应加强课前知识贮备,以自己的真诚体验带动学生的感悟,提倡个性解读、张扬个人风格与魅力,努力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4.
在梦中你大嚼山珍海味!你的牙齿恐怖地脱落!你愤怒地与人争吵!你悲伤地哭泣……你怎么了?梦中可能发生的情景实在是千奇百怪,于是针对梦境的主题,笔者专访了几位曾有过奇异而难以理解之梦境的读者,并透露其最难忘的梦,也邀请到解梦专家来解梦,你可以参考他们的经验,也许你们也曾有过类似的梦境……梦是什么?人类自从对万物的性质产生了兴趣,就一直对梦的奥秘不断索解。但至今对于梦这个奇特的现象仍有许多不同的争议,也有众家学派的多方说法。有人认为梦是潜意识于睡梦中想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有些人则以为纯粹是大脑在一天的辛劳后所做的发泄。  相似文献   
155.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人与文本交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朗读教学,让学生更真切、更准确地感受文本,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以声传隋,相互交流,增强文本隋感熏陶的力量。同时,要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他们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让个陛在语文生活中尽情地流淌,让想象充满奇特,让感悟富有灵性。  相似文献   
156.
当前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既有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面 ,也有与之相悖的一面。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自觉引导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变革和构建 ,这已成为我国培养能驾驭 2 1世纪高科技发展方向的政治合格的“四有”人才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57.
新课标倡导感悟,给阅读教学注入了生机,但如只注重形式上的热闹,感悟便流于虚浮.重新认识理解与训练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8.
加强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集体主义、职业道德、传统美德、艰苦奋斗的教育,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9.
庄子在《庄子·内篇·德充符》中虚构的几位形残而德全的残者形象是颇有意味的。他不仅借此揭示了当时人们所处的生存困境;也通过与拘泥于形骸之见的形全而德亏者的对照,体现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更为截断人们常规的思维方式,引导人们跳过形貌直指人心,体现庄子哲学超理性的特点。这一类形象的成功构想又直接影响了两千多年来中国绘画以及文学作品中对仙人或得道高人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60.
在中国传统道德道德理论中,义利关系问题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般来说,义利关系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层面。首先,指道德与利益的关系,或者说是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其次,因为“义”本质上代表着社会整体利益的要求,“利”代表着个人利益的要求,所以义利关系是公利与私利的关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公利与私利的关系,仍是人生中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今天必须正确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