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58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595篇
系统科学   249篇
丛书文集   659篇
教育与普及   5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3篇
现状及发展   70篇
综合类   1268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528篇
  2009年   638篇
  2008年   774篇
  2007年   707篇
  2006年   527篇
  2005年   566篇
  2004年   611篇
  2003年   689篇
  2002年   687篇
  2001年   648篇
  2000年   508篇
  1999年   509篇
  1998年   372篇
  1997年   448篇
  1996年   418篇
  1995年   373篇
  1994年   353篇
  1993年   221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174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对-叔丁基杯[4]的热力学和热分析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热重TG和DSC对杯芳烃对-叔丁基杯[4]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用多升温速率法和单升温速率法相结合的方法推断出了对-叔丁基杯[4]热分解的可能过程,并推断出了其可能的裂解反应动力学方程及热分析动力学参数;得出了结论脱包结甲苯的过程为23号机理函数,为三级反应过程,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E)/(RT)(1)/(2)(1-α)3;;表观活化能E为166.97 kJ*mol-1,指前因子A为1.67×1016 s-1;自身热分解脱去叔丁基的过程为1号机理函数,反应过程为一维扩散,动力学方程为dα/dt=Ae-(E)/(RT)(1)/(2)α;活化能E为248.89 kJ*mol-1,指前因子A为42.89 s-1.  相似文献   
992.
利用正则化方法讨论了一类退化方程组初边值问题的古典解的存在性,构造特征函数,通过上、下解方法得出了解全局存在以及爆破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93.
使用DSC、IR研究了聚苯醚/双柠康酰亚胺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得到了固化反应的平均表观活化能E为184.4kJ/mol,反应级数n接近1。固化后体系的理化性质变化明显(特别是不溶于氯仿),IR图谱的不显著,DSC行为与单独的聚苯醚相近。  相似文献   
994.
维生素B1的电化学性质研究及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PH5.00的HAc-NaAc缓冲溶液作底液,维生素B1在汞电极上有一个很灵敏的还原峰,峰电位为-1390mV(vs.SCE),峰高与B1浓度在10^-6--10^-4mol/L范围内呈线性(r=0.999),将该方法用于药片,大豆与米糠中维生素B1的测定,结果与荧光法吻合,探讨了维生素B1的电极反应,发现有两个质子参与子电极反应,电子转换数为2。此外,实验证明了B1的电极反应为一准中逆过程。  相似文献   
995.
人对振动主观反应的模糊随机评价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对振动环境的主观反应有明显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按照简单二值方式给出的烦恼阈限不能反映这个特点,从而导致了基于振动舒适度的可靠度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本从心理物理学的角度对这些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结合人对振动主观反应调查表的形式和有关实验数据,给出了相应的模糊隶属度和条件概率分布形式,从而建立了人对振动主观反应的模糊随机评价模型,同时给出了基于振动舒适度的失效概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学科的交叉渗透是现代生命科学的特征,介绍了部分动物研究成果在植物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和植物生物反应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7.
在ZGB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一个ZGB扩散模型,该模型包括了O和CO的扩散,消除了二级相变点,实际上,消除二级相变点的关键步骤是引进了O的扩散,O的扩散几率大约为0.25左右时二级相变点消失。  相似文献   
998.
采用非线性稳定理论的分析方法 ,对peroxidase oxidase反应 (PO反应 )所呈现的混沌态进行了理论研究 .通过计算PO反应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 ,判定该系统失稳后的演化模式为混沌态 ,数值模拟反应物O2 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混沌曲线与实验测定的混沌曲线相吻合 .  相似文献   
999.
催化热分解法纳米碳管的制备与提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催化热分解法制备了多壁纳米碳管,研究了制备纳米碳管的最佳实验条件·对制备的纳米碳管进行了提纯实验·应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对自制的原料纳米碳粉进行了粒度测定、形貌观察·纳米碳粉为球形颗粒,粒度为50~80nm·应用透射电镜对纳米碳管进行了形貌观察,纳米碳管为定向生长,直径在20~30nm之间·在1000℃,1.5h时,得到了较高收率,纯净的碳纳米管·  相似文献   
1000.
丙烯酸正丁酯生产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以丙烯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对反应精馏合成丙烯酸正丁酯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操作参数对丙烯酸正丁酯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较适宜的工艺条件,具有醇酸比低,催化剂和阻取剂可循环使用,酯收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