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17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近年来,气体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防灾报警、化学化工等各个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发展领域之一。传统的烧结型气体传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应用广泛,可用于酒精、瓦斯、沼气等可燃易爆气体的监测和报警,但该类传感器存在着选择性、灵敏度和稳定性难以同时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采用纳米材料研制气体传感器是改善传感器性能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本项目的目的就是利用纳米技术制备敏感材料,以此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通过对纳米材料的掺杂或复合,  相似文献   
73.
用四氯化锡和钼酸铵为原料,经水解、分离、焙烧等工序制备出Mo掺杂SnO2纳米晶的光电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表征,结果显示:尺寸为2.5 nm左右的SnO2纳米粒子形成。荧光测试结果表明,以220 nm波长进行激发,其发射波长为463、490和537 nm,均在可见光范围内。  相似文献   
74.
基于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铟二氧化锡(ITO)薄膜,探讨聚乙二醇(PEG)、退火温度、退火过程氧气浓度等因素对ITO薄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添加PEG能够降低ITO薄膜表面粗糙度,退火温度会改变ITO薄膜的结晶度,提高含锡量和氧浓度会增加ITO薄膜的电阻率。本研究为ITO埋栅结构气敏传感器制备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5.
通过介电泳技术将敏感元件SnO2球形纳米颗粒定位到间距为20μm的Au叉指电极之间, 制备了一种相对湿度传感器. 从获得的I-V曲线可以看出, Au/SnO2/SnO2/Au组合结构具有良好的电导率. 通过自己设计的相对湿度测试系统 测试了其传感特性, 结果显示该湿度传感器具有高的敏感性及可重复性. 证明了运用介电泳方法所制备的湿度传感器在各种不同的湿度条件下, 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即使是在非常高的湿度条件下. 并且这种方法可以广泛用于其它种类的纳米球和各种不同器件结构中.  相似文献   
76.
二氧化锡薄膜的PECVD制备和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ECVD方法制备出二氧化锡薄膜,利用双探针技术诊断出等离子体反应器内电子密度的分布,并分析了它对薄膜电阻的影响.透射电镜分析表明随沉积温度升高,二氧化锡薄膜从非晶态转变为多晶态,其电阻率随之减小.掺锑的二氧化锡薄膜对石油液化气和酒精具有良好的气敏效应  相似文献   
77.
制备工艺对SnO_2超细粉颗粒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液相沉淀法,在分析纯SnCl4·5H2O水溶液中滴加分析纯NH3含量为25%~28%的NH4OH水溶液,得到粒度为几个纳米至二十几个纳米的SnO2超细粉末;系统研究了SnCl4的浓度、滴加NH4OH水溶液的速度、干燥方法、煅烧温度及粉末中氯离子的含量对最终粉末颗粒度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78.
纳米微粒SnO2的光限幅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灵敏快响应光电探测器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研制一些光限幅器来保护这些精密仪器。光限幅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材料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因而选择合适材料并研究它的非线性光学响应是非线性光学中非常重要的课题。纳米微粒有相对大的比表面积,在微粒表面存在大量原子空位或缺陷,形成表面受陷态(trapped states)。在外界激光作用下,这些表面受陷态成为有效光生载流子的无辐射途径,导致大的热致折射率变化,形成瞬态热透镜。这个热透镜使信号光束出现扩散或会聚,通过选择样品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光束限幅效应。近年来,利用非线性光学原理的光限幅效应研究已有一些报道,大多采用的是有机非线性材料和体相半导体材料,但存在着材料稳定性差及限制效果不太理想等局限性。利用单光束Z-扫描技术,本文进行了表面修饰的SnO_2纳米微粒热致折射率n_2测量和它的光限幅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79.
SnO2薄膜光透过率气体敏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掺杂SnO2薄膜为例,推导了薄膜上透射光的消光系数与薄膜内极化电子数和极化电子迁移率的关系式。得出当环境气氛中待测气体的浓度变化时,将导致穿过薄膜的光的透射率与之发生响应,从理论上说明研制新式的气敏-光信号类型的传感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0.
利用化学气相淀积方法,在载玻片上淀积二氧化锡薄膜,研究了过程的动力学特征,考察了不同操作参数对淀积速率的影响。建立了淀积速率与反应气体分压的关系式,并初步提出了淀积过程的反应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