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4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17篇 |
教育与普及 | 10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52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8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56篇 |
2011年 | 62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67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0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222.
心血管疾病和交通事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杀手。其突发性和灾难性的表现形式使人措手不及,生死存亡只在几分钟之间。在此情况下,科学的急救技术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于是,一项针对人的心脏停搏,呼吸停止的急救技术——CPCR(心肺脑复苏)风靡全球,成为现代急救医学中的主要内容。它的出现挽救了众多因呼吸、心脏停止的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223.
本文较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中医护理学“辨证施护”的理论和中医护理在神态 、痰液、呼吸、体温、脉象、舌象等方面观察护理知识;探讨了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关系和互 相取长补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24.
付艾妮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
每年秋季 ,我们都要迎来一批立志于中医事业的大学新生 ,对于低年级中医专业学生来说 ,中医是神秘的 ,他们急于想探索其中的奥秘 ,但面对高深的中医理论 ,有些同学感到艰深晦涩 ,难于把握 ,这就给中医教育工作者 ,特别是中医专业基础课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1 专业教育障碍1 .1 文化断层障碍 初学中医的学生 ,在高中阶段已经掌握了相当的现代科学知识 ,除语文外 ,其余的数理化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在短时间内几乎很难与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医学进行有机的联系 ,出现了知识衔接的断离。如中医语言的非逻辑性和诗意的含蓄 ,为… 相似文献
225.
廖藏典 《科技导报(北京)》2001,(2):34-35
李积敏,字慎言,号淡园主人,中医疑难病学科创始人及中医疑难病学理论奠基人,著名中医妇科疑难病专家,清医家李世泰第七世孙,清·光裕堂第七代传人。临床擅长治疗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外阴白色病变、不孕症、乳腺增生病等各种妇科疑难病症,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慎言先生长期从事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及临床研究,提出“创建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学术思想,提出中医妇科疑难病“肾虚血瘀”病机理论。这些理论对中医疑难病学科的建立、发展与进步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现就李积敏(慎言)中医疑难病学术思想作一点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6.
227.
再论经络的生物学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文 《科技导报(北京)》2003,(2):12-15
在“试论经络的生物学本质”一文 [1]中 ,笔者曾指出经络是人体的固有结构和机能 ,是客观存在的。既然如此 ,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有关经络的现代研究搞了30多年 ,怎么没发现有解剖学意义上的实体经络的存在呢?笔者认为 ,不是我们没有发现它的存在 ,而是我们视而不见、失之交臂。因为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人具体指出过经络到底是什么样子 ,大家都在盲人摸象似地进行探索 ,你发现一点 ,他发现一点 ,但谁也无法用传统的经络概念对其给以圆满的解释。那么经络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呢?笔者认为 ,正如祝世讷所说“经络的结构是‘超解剖’的功能… 相似文献
228.
王京京 《科技导报(北京)》2019,37(15):91-97
通过总结心身医学起源与发展历史,概述现代医学心身疾病治疗现状,阐明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心理因素对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但现有心身治疗手段仍存在很大局限。回顾了中医学中的心身医学理念及特色,指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自始至终秉承了心身合一的思想,五行针灸便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个代表性针灸学派。梳理了对五行针灸这一自然疗愈针灸学派的的源流、传承及诊疗特色。基于现代心理学回归东方这一背景,展望了五行针灸未来的发展。指出东西方两种文化必然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五行针灸这一源于中国的心身疗愈方法定会与蓬勃发展的心身医学一道携手前行,更深入、更有效地帮助受心身疾病困扰的患者。 相似文献
229.
杨建宏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6(B06):183-18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80例胆汁返流性胃炎患者均服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煎剂。结果:治愈65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8%。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确切,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30.
翟书正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6(1):112-117,107
本文通过对《抱朴子养生论》的分析,阐述了葛洪的养生思想及其方法,指出其为传统养生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并对今天人们的养生保健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