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6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用硝酸盐热分解法制备Y-Ba-Cu氧化物高温超导微粉,与有机载体混合调配成超导浆料。用丝网印刷-烧结工艺,在高铝陶瓷基板上制得了厚约20~30μm,零电阻温度82K的厚膜超导电带。  相似文献   
42.
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简捷而新颖的一体化速印机PC制版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项技术指标均超过了当今国内外同类产品.本文在介绍一体化速印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PC制版系统的总体方案及其硬件和软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3.
分析了SPT图像文件格式和PCB图形文件格式。并应用图像矢量化技术完成了SPT文件到PCB文件的格式转换。从而达到了用低挡的矢量式光绘仪输出各种图文进行制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
提出了圆压圆模切流水线总体工艺方案的设计思路,针对模切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流水线的主要装置进行了再设计,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确保了印刷质量.设计过程中采用大型商用软件实现三维建模和动态模拟,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了产品制备周期,具有重大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5.
详细介绍了用Protel99SE设计高速印刷电路板PCB的设计过程,对其各种设计规则进行了归纳,并针对高速电路设计中常见的电磁干扰等技术难点为给出了具体解决的办法,同时提出了在设计中如何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设计效率,实现产品设计的可靠性,使电路板设计最优化所使用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46.
《申报》创刊于大清同治壬申三月二十三日,终同治时期共出853号。这个时期的《申报》在发行、广告、印刷等经营项目上采取多种手段,初具现代报业特征,报纸经营取得巨大成功,奠定了《申报》七十七年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7.
废弃印刷线路板超临界CO2回收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超临界CO2回收处理废弃印刷线路板的工艺过程,实验表明在270℃、35MPa和4h的反应条件下,线路板各材料层分离效果明显,金属材料层和玻璃纤维强化层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各自的高效率回收再利用.分析了温度、压力、反应时间对线路板分层效果的影响,采用ANSYS8.0软件分析了超临界流体环境下印刷线路板内部的应力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线路板分层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高温高压产生的内部应力以及树脂层粘结材料被超临界流体破坏;分层效果受温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8.
二氧化碳(CO2)作为制冷剂具有环保及良好的热力特性,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将率先应用在航天毛细驱动的两相循环冷却技术(CPL)和环路热管(LHP)中,但是由于它的工作压力较高,对其毛细动力特性研究还没有实验支持。文章的目标是通过实验测量CO2在不锈钢丝网爬升的动态结果,进行毛细上升的动力学分析,并将实验结果与几个经典的公式进行比较,找出最佳适用公式。  相似文献   
49.
计算机测配色系统是由测色仪、计算机及外部设备、专用软件组成的颜色测配系统,已在印刷、涂料、染色、塑料等众多工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一、计算机测配色的意义产品色彩的获取需依赖配色这一环节把包料的品种、数量与产品的色深联系起来。长期以来,均由专门的配色人员担任这一工作,他(她)们光凭经验估算色料混合处方,打小样,目测核样,然后逐次逼近,直到同标样相比,目测色差按有关色卡达标为止。这一过程工作量大、费时、资料、还受配色人员的心理、生理因素变化的影响,配色重视性差。随着新色料、新色料载体的不断涌现,基…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