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3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5篇 |
教育与普及 | 12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3篇 |
现状及发展 | 5篇 |
综合类 | 5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48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27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东准噶尔盆地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及Hf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东部三参1井所钻巴塔玛依内山组玄武岩, 开展了详细锆石内部结构研究基础上的U-Pb年代学、微量元素和Hf同位素系统分析. 结果显示, 所有锆石都属岩浆成因, 都有一致的稀土配分型式, 都具明显的Ce正异常(δCe=5.06~134)、Eu负异常(δEu=0.06~0.55)和重稀土元素富集特征. 25颗锆石中, 谐和年龄主要分成3组, 分别是(300.4±1.3) Ma (n=11), (339.2±2.7) Ma (n=3)和(392.0±1.7) Ma (n=8); 此外, 还有3颗近谐和年龄锆石, 它们的206Pb/238U年龄分别是(510±7), (488±6)和(453±6) Ma. 最小的谐和年龄为(300.4±1.3) Ma, 可以代表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如晚阶段年龄). 其他年龄如早泥盆世、奥陶纪等, 与盆地周缘岛弧火山岩(富集Pb)和蛇绿岩的时代一致, 而且这些年龄锆石都具有正的εHf(t)值(+3.6~+10.5), 推测所研究火山岩穿越的盆地基底, 可能与由早古生代-中古生代的残余洋壳和岛弧地体组成有关. 晚石炭世锆石的εHf(t)值变化于 +17.1~+4.2, 显示该玄武岩主要来源于软流圈地幔或亏损岩石圈地幔熔融作用, 熔体在上升-侵位过程中混染了少量较古老基底物质组分. 由于这些玄武岩是后碰撞幔源岩浆直接加入到地壳的物质表现, 推测东准噶尔地区晚石炭世已经有了大规模的陆壳垂向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研究ASP复合驱油体系在新疆砾岩储集层的静态吸附、动态损耗及两者之间的定量关系,使用了恒速压汞、X射线衍射、静态吸附、动态损耗的实验方法。结果表明:驱油剂因静电力、范德华力、氢键及与可交换金属阳离子等作用产生静态吸附,KPS、HPAM平衡吸附等温线分别遵循S、L型,Na_2CO_3吸附规律独特;驱油剂在砾岩岩心上的动态损耗机理为矿物表面吸附及砾岩微观孔喉结构束缚作用导致的滞留;驱油剂静态吸附量与动态损耗量之间线性相关,砾岩微观孔喉结构对HPAM的捕集效应更加明显。研究结果对于砾岩油藏进行ASP试验体系配方的优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3.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0-16
沧东凹陷斜坡带是岩性油藏和致密油藏下一步勘探的主要区带。根据成因特点将孔二段时期广泛分布的斜坡带划分为2类:继承型斜坡和反转型斜坡。在孔二段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2类斜坡带油气富集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斜坡带具有不同的油气空间分布特征,从斜坡低部位向斜坡高部位,继承型斜坡依次为致密油藏—岩性油藏—构造油藏,反转型斜坡依次为岩性油藏—致密油藏—构造油藏。 相似文献
104.
堵水调剖决策系统在七区中注聚后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东油田七区中注聚后部分油井见聚浓度高,注聚过程中层间矛盾突出.为此,应用聚和物堵水调剖决策系统对目前七区中注聚后的窜聚井进行了综合治理,对高见聚油井采取了干灰阻聚措施.通过对注聚井的防窜及油井阻聚,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最后对整体堵水调剖效果进行了评价,为同类油藏的堵水防窜提供了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05.
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等多种资料进行的综合研究表明,东濮凹陷桥口和新霍地区沙三段中发育轴向重力流水道沉积,它们主要由灰黑色块状泥岩与平行层理砂岩、块状层理砂岩、递变层理砂岩及合卵石砂岩构成,在垂向上组合成鲍玛序列的AE、BE、ACE、BCE和CE等。依据研究区轴向重力流水道沉积特征,将其划分成近源和远源水道、近源和远源水道侧源等4个微相,并描述了这4个微相的沉积特征,建立了沉积模式。油气勘探实践表明,重力流水道砂体是我国东部陆相断陷湖盆中重要的油气勘探新目标,它具有良好的储集物性,并含有丰富的油气。 相似文献
106.
让西方市场更理解中国玉雕在东方文化里,翡翠已经足够高贵神秘,斑斓的色彩也使得它比其他的东方玉石更符合西方的审美。王俊懿尚未及不感之年,却已经是两届"天工奖"金奖得主,作为一位中国玉雕家,在这个领域的地位毋庸置疑。在他看来,"成为大师的关键不是技而是艺。当成为了一个好的工 相似文献
107.
付永东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1):218-219
在概述水泵选型原则、选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水泵选型步骤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禹门口提水东扩工程三级泵站水泵的选型。 相似文献
108.
研究了在北极格陵兰海(20°W-10°E,65°N-85°N),2003-2012年冰盖(ICE)、混合层深度(MLD)和海表温度(SST)的分布及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ICE和SST在区域内存在着很强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以上,尤其是在750N-800N区域,峰值的时间间隔调整后.相关性更加显著.通过Eviews滞后回归分析发现,SST在70°N-750N和75°N-80°N分别滞后ICE7个月和4个月.而且ICE和SST之间存在着协整。说明这两者长期存在均衡关系.ICE和MLD在区域内为负相关关系.尤其是75°N-80°N区域,相关系数达0.82以上.回归分析发现,MLD在70°N-75°N和75°N-80°N分剐滞后ICE1个月和4个月.而且两者之间也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总体来看:随着温度的升高,冰盖在8—9月达到低谷;海表温度夏天高、冬天低;混合层深度冬季深、夏季浅.冰盖的大量融化和海表温度、混合层深度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1、南极洲的干谷南极洲的干谷位于维多利亚地以西的麦克默多,其荒芜砾石散落地面,被认为是地球上与火星最相似的地方。位于维多利亚地以西的麦克默多海峡,这里几乎没有降雪,只有少数陡峭的岩石,这里是南极洲大陆唯一没有冰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0.
Palaeoenvironmental changes from pollen record in deep sea core PC-1 from northern Okinawa Trough, East China Sea during the past 24 k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pollen record of core PC-1 from the northern Okinawa Trough, East China Sea (ECS), provides information on vegetation and climate changes since 24 cal. kaBP. A total of 103 samples were palynologically analyzed at 8 cm intervals with a time resolution of 230 a. Four pollen zones are recognized: zone Ⅰ (812-715 cm, 24.2-21.1 cah kaBP), zone Ⅱ (715-451 cm, 21.1-15.2 cah kaBP), zone Ⅲ (451-251 cm, 15.2-0.8 cah kaBP), zone Ⅳ (251-0 cm, 10.8-0.3 cal. kaBP), corresponding to Late MIS 3,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deglaciation and Holocene, respectively. The LGM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dominance of herbs, mainly Artemisia, and high pollen influx, implying an open vegetation on the ex- posed continental shelf and a cool and dry climate. The deglaciation is a climate warming stage with Pinus percentage increased and Artemisia percentage decreased and a rapid sea-level rise. The Holocene is characterized by predominance of tree pollen with rapid increase in Castanea-Castanopsis indic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ixed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and a warm, humid climate. Low pollen influx during the Holocene probably implies submergence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and retreat of the pollen source area. The vegetation indicated by pollen assemblage found in this upper zon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sent vegetation found in Kyushu, Japan. Originating from the humid mountain area of North Luzon of the Philippines, Tasmania and New Zealand, Phyllocladus with sporadic occurrence throughout PC-1 core probably suggests the influence of Palaeo-Kuroshio Current or intense summer monsoon. The observed changes in Pinus and Herbs percentage indicate fluctuations of the sea level, and high Pinus percentage corresponds to high sea level. Spectrum analysis of the pollen percentage record reveals many millennial-scale periodicities, such as periodicities of 6.8, 3.8, 2.2, 1.6 k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