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46篇 |
免费 | 253篇 |
国内免费 | 45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68篇 |
丛书文集 | 583篇 |
教育与普及 | 47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03篇 |
现状及发展 | 36篇 |
综合类 | 107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158篇 |
2022年 | 157篇 |
2021年 | 227篇 |
2020年 | 131篇 |
2019年 | 138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132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408篇 |
2013年 | 420篇 |
2012年 | 423篇 |
2011年 | 527篇 |
2010年 | 511篇 |
2009年 | 548篇 |
2008年 | 671篇 |
2007年 | 579篇 |
2006年 | 533篇 |
2005年 | 490篇 |
2004年 | 466篇 |
2003年 | 487篇 |
2002年 | 451篇 |
2001年 | 487篇 |
2000年 | 497篇 |
1999年 | 444篇 |
1998年 | 421篇 |
1997年 | 416篇 |
1996年 | 388篇 |
1995年 | 310篇 |
1994年 | 247篇 |
1993年 | 171篇 |
1992年 | 198篇 |
1991年 | 193篇 |
1990年 | 175篇 |
1989年 | 173篇 |
1988年 | 77篇 |
1987年 | 38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3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以具备中小城市发展典型特征的城市——宿州市为例,基于该市2014—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数据,应用PSR模型以及熵权—物元模型,对该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合障碍度模型,分析宿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限制性因素,以期帮助该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明晰管理重点,同时为研究中小城市应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提供新思路。结果显示,宿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在研究周期内虽持续提升并最终达到“优”等,但后续环境改善速度减缓,环境障碍因子随着时间推移展现动态变化,存在长期性障碍因素,经济发展与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协调、水资源时空分布上合理分配以及生态短板的补足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2.
利用相似工序法构造大量数据样本,针对工序相似性判别问题,提出基于物元理论的相似性识别方法.建立工序相似判别的物元模型,确定经典域和节域,通过计算关联函数值,确定权系数,计算隶属度和隶属判断等步骤,从质量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多个工序中识别出与期望工序最相近的一组,实现工序相似性识别.结合实际生产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分类方法相比,该方法易于编写程序,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评判结果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53.
本文以合成具有荧光性能的金属-有机配合物为目标,分别选择帕莫酸(PA)和1,4-双(3-吡啶)酰胺乙烷(3-dpye)为羧酸和含氮配体,在溶剂热的反应条件下与Cd(Ⅱ)离子反应,得到了一个分子式为[Cd(H2O) (PA) (3-dpye)0.5]的金属-有机配合物.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是一个一维的链状结构.其中,PA... 相似文献
54.
海南岛西部近岸海域海砂资源丰富、经济价值巨大,对其物质来源却缺乏系统研究。为解决这一科学问题,对海南岛西部近岸海域和昌化江入海口1 471粒碎屑锆石开展了U-Pb同位素年代学和微区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海南岛西部近岸海域年龄范围在3.45 Ga~82 Ma,具有99 Ma、241 Ma和252 Ma三个主要年龄峰值,以及113 Ma、155 Ma、325 Ma和357 Ma四个次要年龄峰值;昌化江入海口具有2.3 Ga~96 Ma的年龄范围,存在101 Ma、244 Ma和254 Ma三个主要年龄峰值,以及122 Ma、266 Ma、281 Ma、307 Ma和342 Ma四个次要年龄峰值。研究表明:①海南岛西部近岸海域沉积物以具有~99 Ma的显著年龄峰,并缺乏晋宁期、加里东期和喜山期年龄峰为识别标志,海南岛应是其主要物源区;②海南岛西部近岸海域与昌化江沉积物年龄峰值的差异,指示了海南岛西部近岸海域沉积物并非单纯来源于昌化江输入,也接受了琼西南部河流的物源贡献;③本次新识别出的380~310 Ma年龄群,可作为昌化江流域物源识别标志;④本次碎屑锆石年龄频谱特征与海南岛经历的多次重要地质事件相吻合,有助于了解海南岛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55.
针对特超稠油油藏黏度大、常规开发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合成了水杨醛双席夫碱镍配合物催化剂。催化剂晶体为内部具有多孔介孔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有利于稠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分子或聚集体进入介孔孔道,增大催化活性中心与重组分之间的接触效率。同时,材料表面呈弱亲水强亲油性,易于分散在水中并能够自发向油水界面迁移,有效提高镍催化中心的运载效率。材料的耐温性能良好,在600℃下质量保留率为65.14%。使用高温高压反应釜评价了催化剂对稠油的降黏性能和黏度反弹率,分析了催化改质前后稠油的碳数分布特征。通过高温高压模拟驱替实验,研究了催化剂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在胜利油田进行现场试验,并对催化改质效果进行了跟踪分析。研究发现,合成的席夫碱-镍催化剂在250℃、反应时间10h、质量分数为1.5%时,对胜利稠油的降黏率可达87.6%。放置30天后,黏度反弹率仅为3.9%。反应后的稠油显著轻质化,碳数大于41的组分含量明显减少,碳数小于26的组分含量明显增加。室内驱替实验表明,先进行2PV蒸汽驱,再伴注席夫碱-镍催化剂,驱油效率比纯蒸汽驱提高了10.5%。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催化改质措施后,油井日产液和日产油均明显增加,含水下降,累计增油315t。措施后沥青质和胶质含量下降,饱和分和芳香分含量升高,可以实现稠油黏度的不可逆降低。。 相似文献
56.
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航空交流线路中出现的串联故障电弧,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域融合和加入高效注意力机制(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 ECA)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one-dimension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1DCNN)的故障检测算法。首先,搭建航空交流电弧故障实验平台,负载选择多类型、多参数值进行电流信号的采集;其次,为了保留更多的故障信息,分析其特征频段,经过大量数据验证,航空串联电弧在发生时,1 000~4 000 Hz分量具有一定的占比,因此将原始信号与特征频段进行融合,融合后的一维数据作为模型输入;最后,搭建ECA-1DCNN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并通过K折交叉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得到测试集平均准确率为97.96%。该方法网络层数较少,计算快速,避免了复杂时频域计算过程,较为智能,对航空串联电弧检测装置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7.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使行业检测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通过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研究,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及自学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8.
59.
60.
带有测量噪声的Ⅱ型T-S模糊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系统的数据带有测量噪声.Ⅱ型模糊集的二阶隶属度用来表征一阶隶属度的模糊度,这种模糊度的增加意味着处理不确定信息能力增加.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Ⅱ型模糊集的T-S模糊建模方法来减少由噪声带来不确定信息的影响.首先采用改进的最小邻域算法对带有测量噪声的数据进行聚类,继而确定Ⅱ型模糊集的一阶隶属度,接着根据数据的聚类信息采用高斯混和模型得到二阶隶属度值,然后用正交最小二乘算法确定模糊模型的后件参数,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