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关于生命奥秘的书籍数不胜数,但很多问题至今仍未解决。英国生物学家尼克·莱恩在《十大进化发明》一书中挑选了探索生命奥秘的历史中最伟大的10个瞬间,用别具一格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进化的故事。生命起源1970年对加拉帕戈斯群岛  相似文献   
2.
关于一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后产生多少摩尔ATP的问题,在有关的不同书中提法不一。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阐述此问题时,不能只讲36ATP或只讲38ATP,而应分明情况。即在真核细胞中,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发生磷酸甘油穿梭时为36ATP;另一种发生苹果酸穿梭时为38ATP。而在原核细胞中应为38ATP。  相似文献   
3.
真核原核两界细胞融合子SEM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跨界融合Fhhh细胞形态的结果。Fhhh由2株真菌真核细胞与1株细菌原核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而成。2株真菌是黄孢原毛平革菌和酿酒酵母,1株细菌是从对苯二甲酸废水活性污泥中筛选获得的土细菌。3个亲株菌体细胞SEM的形态差异极为显,既不同于黄孢原毛平革菌与土细胞的首次跨界融合获得的Fhh,也不同于Fhh与酿酒酵母的2次跨界融合获得的Fhhh。经过350多代的繁殖传代。Fhhh仍然同时含有来自3亲株的基因DNA,具有分子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跨界原生质体融合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构建基因工程菌的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利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HIV-1病毒样颗粒,为HIV-1病毒的生物学研究和进一步设计HIV-1中和优势表位预防性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以293T细胞作为宿主细胞,利用磷酸钙沉淀法将带有HIV-1病毒被膜蛋白gp160基因的pcDNA3.1/BaL gp160真核表达载体和带有HIV-1核心蛋白(gag)的pVRC3900真核表达载体共转染至293T细胞中,收集培养上清,经蔗糖不连续梯度离心,收集病毒样颗粒,经磷钨酸负染,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结果 以磷酸钙沉淀DNA转移技术,EGFP真核表达质粒为靶基因,293T细胞为宿主细胞,最佳转染效率达30%以上;将peDt NA3.1/BaL gp160(env)和pVRC3900(gag)真核表达质粒共转染,宿主细胞成功表达目的 蛋白,转染细胞培养上清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电镜观察可见自行装配的HIV病毒样颗粒.结论 在真核细胞中表达HIV-1病毒样颗粒.  相似文献   
6.
真核细胞转录系统启动T7启动子起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和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LDLR)作为报道基因,根据α-鹅膏蕈碱(α-amanitin)对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选择性抑制,分析T7噬菌体启动了为哺乳类动物细胞启动外源基因表达的机制。结果表明: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可启动T7启动子的转录;同时应用DNA-蛋白质凝胶泳动技术,发现人工合成的T7启动子能与核蛋白质结合,进上步证明了哺乳类动物细胞妄动T7启动子的转录  相似文献   
7.
李秀芬 《科学通报》1992,37(23):2178-2178
中间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s,IFs)是广泛存在于高等动物细胞中的一类胞质骨架体系,到目前为止,对脊椎动物细胞中间纤维的结构、成分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进入80年代,一些作者陆续报道在低等动物细胞中亦存在有中间纤维结构或其蛋白成分,最近植物细胞中间纤维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实验室发现植物细胞中存在与动物细胞  相似文献   
8.
Nitric oxide (NO) and Jasmonic acid (JA) are two key signaling molecules involved in many and diverse biological pathways in plants. Growing evidence suggested that NO signaling interacts with JA signaling. In this work, Our experiment showed that NO exists in guard cell of Vicia faba L., and NO is involved in signal transduction of JAinduced stomata closuring: ( i ) JA enhances NO synthesis in guard cell; ( ii ) both JA and NO induced stomatal closure, and had dose response to their effects; ( iU ) there are synergetic correlation between JA and lower NO concentration in regulation of stomatal movement; (iV) JA-induced stomatal closure was largely prevented by 2-phenyl-4,4,5,5-tetramethylimidazoline-l-oxyl-3-oxide (PTIO), a specific NO scavenger. An inhibitor of NO synthase (NOS) in mammalian cells, N^G-nitro-L-Arg-methyl eater (L-NAME) also inhibits plant NOS, repressing JA-induced NO generation and JA-induced stomatal closure. We presumed that NO mainly comes from NOS after JA treatment.  相似文献   
9.
郭焱  魏朝亮  胡劲松  丁明孝  陈建国 《科学通报》2002,47(18):1403-1407
fibrillarin是核仁的一个主要蛋白成分,细胞分裂时它要经历从核仁到细胞质的重新分布过程,并且与细胞分裂后核仁的重新组装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研究有丝分裂过程中fibrillarin的动态变化及与其他细胞结构的关系,构建了fibrillarin的真核表达载体,采用cDNA转染,免疫荧光标记和免疫共沉淀等方法证明了处于分裂期的HeLa细胞中fibrillarin不但分布于细胞质,而且还有一部分定位于纺锤体两极的中心体部位,并且与与NuMA蛋白共定位,当使用药物将分裂期细胞的微管结构解聚后,fibrillarin在两极聚集的现象消失,而后随着纺锤体的重新组装,fibrillarin又在两极重新出现,体外非细胞体系的实验也证明了fibrillarin和分裂期细胞中微管中心体结构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反义Ki-67和Bc1-2双表达栽体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方法 从SGC-7901细胞总RNA中逆转录扩增Ki-67和Bc1-2 cDNA,T-A克隆到pMD18-T Simple栽体.Ki-67经BamH I和Cla I双酶切,Bc1-2经EcoR I和Xho I双酶切后,分别反向插入pVITR02的多克隆位点1(mcs1)和2(mcs2),构建单表达质粒pVITR02-AsKi-67扣pVITR02-AsBc1-2,再将Bc1-2EcoR I和Xho I双酶切,反向插入pVITR02-AsKi-67的mcs2,构建pVITR02-AsKi-67-AsBc1-2双表达质粒.结果限制性内切酶和测序表明单表达质粒pVITR02-AsKi-67和pVITR02-AsBc1-2以及双表达质粒pVITR02-AsKi-67-AsBc1-2构建成功.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VITR02-AsKi-67和pVITR02-AsBc1-2单表达质粒,及pVITR02-AsKi-67-AsBc1-2双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