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利用Hamilton-Jacobi方程和推广的Tortoise坐标,讨论了匀加速荷电黑洞的量子非热辐射,结果表明,当ωh大于零时,在视界附近的邻域内,正能态与付能态姓交错,在交错的区域中会产生自发的量子非热辐时,这种量子非热辐射是由电磁势和黑洞的加速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正像夏威夷莫纳克亚山上的凯特望远镜和其他大型设备使光学天文学引发了一场革命一样,美国最新研制的甚长基线阵和格林班克望远镜也为射电天文的观测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由10面抛物面天线构成的甚长基线阵将使射电天文学家以空前的分辨率观测星系和类星体的核心,被称为格林班克望远镜的单抛物面天线的大“耳朵”,会让射电天文学家倾听到其他射电望远镜接收不到的射电源。  相似文献   
3.
学科的协同性正在发展。天体物理的观测结果正用于解释基本粒子的属性,而同时粒子物理和实验技术既把宇宙的耀眼部分也把其不可视部分展示给我们,这一切是怎样开始的呢?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27(5):F0003-F0003
上海天文台成立于1962年,前身是19世纪建立的徐家汇观象台和佘山观象台。现有科研人员145人,其中院士2人。是首批参加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试点单位之一,科学目标为:应用空间天文技术监测和综合研究地球的运动、探索灾害预测的天文方法;开展银河系结构及其演化、活动星系核的观测研究,星系形成演化及宇宙学的研究;以及有关甚长基线干涉、氢原子频标等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暗物质、Ω和最初的一微秒再过 50亿年左右 ,太阳连同我们的地球就要灭亡了。大约在同一时间 (前后可能相差 1 0亿年 )仙女座星系也要和我们的银河系相撞。但是 ,宇宙会永远膨胀下去吗 ?如果不会 ,它最终会塌缩成一个新的奇点 ,而万物都将遭受到和不小心坠入黑洞的宇航员一样的命运吗 ?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无处不在的引力到底能对宇宙的膨胀产生多大的负面作用。直接计算的结果表明 ,如果宇宙的平均密度大于每立方米 5个重子 (即所谓的临界密度 ) ,那么 ,它最终将收缩成最初的状态(重子是质子和中子的总称 ,所有原子都含有重子 )。听起来 ,这个…  相似文献   
6.
7.
本书给出了一个广义相对论中的广泛的和自含的脉冲类光信号的数学理论说明。这一理论将应用在相对论天体物理、宇宙学和来自引力交叉理论。激变天体物理事件提升到脉冲类光信号,并能分解为零物质薄壳和一个脉冲引力波,书中介绍了其在黑洞物理、波冲突和致密引力作用源中类光推进的一些例子。  相似文献   
8.
郑兴武 《科学》2006,58(2):5-5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徐烨及其南京大学导师郑兴武,与美国哈佛一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里德(M.J.Reid)和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门滕(K.M.Menten)合作,首次用甚长基线干涉仪三角视差测量法精确测定了银河系旋涡结构中离太阳最近的英仙臂中一个大质量分子云核的距离和运动速度.对银河系旋臂结构的测量和研究有突破性进展。美国Science杂志在2006年1月6日登载了以徐烨为第一作者的该项成果.该结果同时展现在该期杂志的封面上,这是以中国天文学家为第一作者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出现在该杂志的封面上。  相似文献   
9.
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宇宙动力学及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由上海师范大学独立完成,主要完成人为天体物理研究中心李新洲、郝建纲和刘道军,数理信息学院翟向华博士也参与了部分工作.李新洲,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曾先后在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任教授、博导,1999年进入上海师范大学,任教授、博导,郝建纲,2004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师范大学,现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进修,刘道军,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0.
王仲 《科学》2002,54(6):58-59
20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美国的戴维斯(Raymond Davis,Jr)、贾科尼(Riccardo Giacconi)和日本的小柴昌俊.其中戴维斯和小柴的贡献在于将高能和粒子物理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探测来自宇宙空间的中微子,他们经过1960年代以来的努力工作找到了来自太阳和超新星爆发的中微子辐射,从而确定了中微子的一些内部性质,也确立了中微子天文学的地位.贾科尼不仅是国际知名的高能天体物理学家,也曾长期担任天文学界几个重要科研单位的领导人.他得奖的部分贡献是在1960和1970年代通过空间观测手段发现了来自天体的X射线,开创了X射线天文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