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6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66篇
系统科学   13篇
丛书文集   48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20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alcination and acid leaching of coal kaolin were studied to determine an effective and economical preparation method of calcined kaolin. Thermogravimetric-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G-DTA)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demonstrated that 900℃ was the suitable temperature for the calcination. Leaching tests showed that hydrochloric acid was more effective for iron dissolution from raw coal kaolin (RCK), whereas oxalic acid was more effective on iron dissolution from calcined coal kaolin (CCK). The iron dissolution from CCK was 28.78wt%, which is far less effective than the 54.86wt% of RCK under their respective optimal conditions. Through analysis by using M?ssbauer spectroscopy, it is detected that nearly all of the structural ferrous ions in RCK were removed by hydrochloric acid. However, iron sites in CCK changed slightly by oxalic acid leaching because nearly all ferrous ions were transformed into ferric species after firing at 900℃.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remove the structural ferric ions and ferric oxides evolved from the structural ferrous ions. Thus, iron removal by acids should be conducted prior to calcination.  相似文献   
52.
传统钢铁工业具有规模巨大、能源与资源密集、工艺路线曲折的特点.中国能源和资源的状况要求未来钢铁工业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用创新的思维开发新流程,逐步向冶金材料制备、能源转换和社会废弃物处理三大功能方向转变.结合这一战略思路,近年来,上海大学现代冶金与材料制备重点实验室开始在铁矿微粉低温氢还原、碳 氢铁浴混合终还原、废钢中痕量元素脱除、时空多尺度冶金理论与建模等方面进行一些相关的基础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3.
将C 离子注入硅衬底,衬底温度约为400℃,C 离子引出电压为45keV注入剂量为5×1017cm-2.经高温退火形成碳化硅沉淀,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俄歇电子能谱(AES)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所形成的碳化硅埋层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4.
本文主要探讨了锑球铁的机械性能与抗汽蚀性间的关系,认为锑球铁的抗汽蚀性与抗拉和抗弯强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了Sb的加入引起球铁共晶过程及共析过程发生变化,以及加入Sb后产生的蠕墨现象,认为Sb提高球铁机械性能和抗汽蚀的原因主要是Sb细化了共晶团,细化和增加了珠光体含量,并有效地消除了牛眼状铁素体,降低了汽蚀裂纹的萌生数目和扩展自由程。  相似文献   
55.
工业发展过程中生产工艺与技术水平对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培养会产生重要影响。作为我国传统资源消耗型工业的钢铁行业,在产量与能源消耗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和能源利用率不合理问题,这直接导致了高能耗、高CO2产出,并严重地破坏了环境。因此,积极地推广新型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经济是实现我国低碳经济目标和提升钢铁能源利用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介绍了15—2—1高铬铸铁锤式破碎机锤头的研制和使用情况,对提高其耐磨性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铬铸铁锤头经二次硬化热处理(1100℃×100min+540℃×2hr)后,寿命可比普通铸铁锤头提高10.7倍,比常规“最佳” 硬化处理的高铬铸铁锤头提高0.59倍.使用这种锤头,可使材料消耗降低到原来的26%,同时减少了更换次数,提高了生产率.  相似文献   
57.
利用红外光谱对合成的四苯基卟啉及其铁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铁卟啉结构的影响,通过测定空气电极极化曲线研究了热处理对铁卟啉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卟啉具有良好的氧还原电催化活性,通过热处理提高了铁卟啉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经过600 ℃热处理的铁卟啉电催化活性最强,而经过800 ℃热处理的铁卟啉稳定性最强.  相似文献   
58.
将铬系白口铸铁的共晶碳化物量保持在20%到25%,改变铬碳比,考察这些材料的磨料磨损性和断裂韧性.发现碳化物是抵抗磨损的重要参量,在碳化物对基体能够提供保护时,基体状态才起显著作用,从而影响材料整体的抗磨性;铬碳比的提高,有利于增加抗磨材料的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59.
选用富含铁的火山岩型铀矿石,对其进行微波预处理,然后,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搅拌浸出.考察微波预处理浸出铀的效果,并比较微波预处理前后矿物粒度、硫酸浓度、液固比、搅拌时间对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后,硫酸的消耗量未增加,浸出所需时间缩短,矿物粒度较大时仍能获得相对较好的浸出率;与对照组相比,铀浸出率有所提高,微波预处理该铀矿石可行.微波预处理后,该铀矿石最佳的浸出工艺条件为矿物粒度-150μm、硫酸浓度20 g/L、液固比3L/kg、搅拌时间9 h.  相似文献   
60.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3维阳离子超分子框架结构的化合物(4,4'-BipyH2)2(FeCl4)3·Cl(1),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X-射线单品结构表征.该化合物具有孤立结构特征,在分子中含有4,4'-BipyH2,FeCl4和氯离子.它们通过氢键形成3维阳离子超分子框架结构.(FeCl4)-离子位于该超分子框架结构的空隙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