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692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太行山南端森林变迁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的研究了太行山南端2200年(公元前206年前-1985年)森林变迁、森林生态效益和旱、涝自然灾害频数后,划分为七个时期。秦(公元前206年)前,森林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自然生态良性循环,基本上没有旱涝灾害。至东、西汉426年间,森林植被减少,森林覆盖率下降至70%时,已出现了一般性旱涝灾害,均为142年一遇。三国至唐,森林覆盖率下降至50%,出现了特大干旱和特大水灾。此后,随着森林植被的继续减少,自然生态循环向着恶化方向日趋发展。至民国时期,森林覆盖率下降至5%时,旱,涝灾害频数分别为2.1年和1.4年一遇,灾害频繁,交替发生,生态循环极度恶化。建国以来,太行山南端境内的森林总的是发展趋势。党的三中全会以后,采取重大措施,森林植被走向稳步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2.
西河位于南充市西郊,是嘉陵江的一条支流,近几年来,由于缺乏管理,污染极其严重。为综合治理西河,我们对河岸陆生维管植物及其生境进行了调查,并进而提出了对河岸治理的相应措施,供治理西河参考。  相似文献   
53.
The microscopic structure of charcoals was determined in two sites of Bronze Age, Chifeng area by using the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se charcoals are all timbers of Mongolian oak (Quercus mongolica). It has powerful climatic indicative significance. Based on the assemblage of pollen composition, their eco-climatic index and character of community, the vegetation reconstruction of Bronze Age was obtained. The reconstruction showed that the zonal vegetation was Mongolian oak forest and Chinese pine forest in the loess hills in the Chifeng area,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climatic condition was warmer and wetter at that time than present time.  相似文献   
54.
民勤荒漠绿洲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以"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为基础,通过生物量等因子的校正,评价民勤荒漠绿洲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其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1983,1993和2003年民勤绿洲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分别为2.22×109,3.02×109,5.22×109元/a.1983~2003年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增长1.35倍.民勤绿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由林地植被和草地植被生态提供,影响最大的是土壤形成与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  相似文献   
55.
三峡水库涨落带植被重建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三峡水库涨落带的成因、类型、主要特征、水位周期变化、植被状况、可能演化趋势及植被重建可行性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三峡水库涨落带植被重建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根据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在不同植被配置的坡面上,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坡面不同植被配置对入渗、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雨强下,不同植被配置的稳渗率大小差别较大;随着雨强的增大,不同植被配置的稳渗率大小差别变小。不同雨强下,5种不同植被配置的坡面基本上都在5min内达到稳渗。不同植被配置坡面流含沙量均呈缓慢下降趋势。并且在小雨强下,不同植被配置坡面径流含沙量的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在大雨强下,累积产沙量曲线的斜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57.
徐欢欢 《武夷科学》2007,23(1):177-180
本文通过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实习观察武夷山植被(以黄岗山为重点)和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分析武夷山的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特点,并对亚热带中山草甸、矮林和旗状树的成因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58.
广西玉林湿地植物区系与群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地调查和查证相关文献,对广西玉林湿地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区系成分和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玉林湿地植物有44科82属119种,其中湿生植物32种,沉水植物8种,浮水植物11种,挺水植物68种。湿地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分为11个类型和2个亚型,以热带成分为主。湿地植被分为4个植被亚型和29个群系。外来入侵种、人为干扰和水体污染是影响湿地植被生长和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9.
Based on the NOAA 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 (NOAA-AVHRR) remote sensing data of 1982 — 1999.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reflecting the surface vegetation cover has been obtained. Using th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 the temporal-spatial eigenvectors of NDVI are give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 cover and its temporal variation together with the desertification of China are analyzed. It is found that the surface vegetation cover has seriously deteriorated in most part of China since 1995. along with the intensified desertification. All these are mainly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although the climate chang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damage of surface vegetation cover to some extent.  相似文献   
60.
论戈壁荒漠生态区植被的若干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戈壁荒漠生态区是亚非荒漠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漫长的自然历史演化过程中,戈壁荒漠塑造了自己独特的植物生态类群、协调适应的层片结构、奇异的群落组合以及宏观上呈巨型同心环带状展布的植被水平格局和大大地简化了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从而构成了亚洲中部独有的戈壁荒漠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