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47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1748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以数控机床插补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逐点比较法多坐标联动直线插补法.该方法打破了逐点比较法仅在二坐标联动中使用的局限,利用该方法可以实现三坐标的联动控制,使得数控系统的多坐标联动,可较简单地直接采用软件手段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992.
用改进的离散元法对大雁矿务局二矿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顶煤活动规律进行模拟研究,分析支架围岩作用关系,找到顶煤丢失原因。  相似文献   
993.
在地质采矿条件变化不大时,从地表点的下沉速度出发,取随开采工作面一起移动的动坐标建立动坐标系,研究地表点下沉速度的分布规律,得到地表下沉速度分布曲线,并对地表点在整个下沉时间过程的速度曲线进行积分,得到动态地表主断面上的地表下沉分布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经过一系列转换,得到地表任意点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水平变形公式。公式简单,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994.
Metavolcanic and metasedimentary rocks from the Paleozoic tectono-stratigraphic units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in the Dabie orogen show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which have some affined regularity with tectonic subdivision. Compared with the main tectonic units of the Qinling orogen, the Dingyuan Formation should be the part of the South Qinling orogenic belt or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craton, characterized by less radiogenic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the Guishan Formation, Nanwan Formation-Foziling Group and the Carboniferous should be the part of the North Qinling orogenic belt which is extended to the east, characterized by more radiogenic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These facts combin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geological units suggest that the Paleozoic subduction zone between the Yangtze and North China cratons should be located in the north boundary of the Nanwan Formation-Foziling Group or somewhere that is covered by the Nanwan Formation-Foziling Group now. From the Pb isotopic evidence and suggestion presented here, one aspect of the constraint is provided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the Triassic collision suture between the two cratons.  相似文献   
995.
IntroductionMarangoni convection occurs around vaporbubblesduring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the vapor bubblesdue to the surface tension variation caused bytemperature and/or concentration variations alongthe bubble surface.Experimental tests andnumerical analyses of nucleate boiling have shownthat the heat transfer due to Marangoni flow canbe significant under microgravity and may also beimportant in earth gravity[1,2 ] .Marangoni inducedflow is also of importance in crystal growth meltswhere t…  相似文献   
996.
华北地台重要金矿成矿过程中的流体作用及其来源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中生代是华北地台金矿床的最重要成矿时期,该时期的金矿床与煌斑岩和花岗岩类密切伴生。煌斑岩以富金和富LILE为特征,而花岗岩的金含量则甚低;金矿床的铅、氢、氧和硫同位素组成高度分散,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多来源性。金矿床中的蚀变时间上从早到晚的演化和空间上从下到上的分带为:由气化-高温(300℃-450℃)阶段的钾长石化,经(高-)中温(200℃-320℃)阶段的黄铁绢英岩化和绢英岩化,变为中-低温(220℃-150℃)阶段的硅化。金在钾交代阶段活化转移,而在黄铁绢英岩化阶段开始沉淀成矿。欧亚板块与古太平洋板块之间以及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在中生代时期的强烈碰撞、挤压和俯冲造成了华北地台金矿床形成的有利构造环境。俯冲板块俯冲过程中的去气、去碱、去硅和去LILE(包括金)等作用,可形成含金成矿流体。在 俯冲板块进入地幔后,含金流体和分熔产物一起上升并交代地幔楔,形成能够产生富金粕斑岩浆的富集地幔。同时,仰冲板块中的褶皱、变质、花岗岩 的形成、火山作用、煌斑岩侵入、 水/岩反应,以及成矿物质的活化转移和交换作用,促进了金在有利环境中聚集成矿。在上述基础上建立了金在俯冲带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997.
Differential Area for Differential Stations (DADS), a new method of establishing grid ionospheric model, is presente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possible to establish a real time large range high precision grid ionospheric model (GIM) using the DADS and the GPS data of the Chinese crust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CCMON).  相似文献   
998.
新构造运动在陇南滑坡泥石流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99.
40Ma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了特提斯海的封闭和西藏成陆,但40~20MaBP间地面很低。20Ma前的构造运动使青藏地区一些山地隆起,但而后又经历了长期的夷平,地貌与生物证据揭示,早上新世高原的高度仅约1000m。高原的强烈隆起开始于3.4Ma前,这被高原内外普遍的砾岩堆积和盆地演化记录了下来。青藏高原东部盆地演化与大河流发育研究表明,至少有10次强构造上升事件发生,它们分别开始于3.4、2.5、1.7、1.3、1.1、0.8、0.6、0.14、0.05和0.01MaBP。其中2.5、1.1、0.8、0.6和0.14MaBP五次上升事件对高原隆起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00.
分析了上海及其邻区的2000多个钻孔资料,完成了两条四系构造钻孔部面及两条长蹑离氧浓度探测剖面,从而初步揭示出发育于上海及其邻区第四系松软盖层内的“韧性剪切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