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3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21篇 |
教育与普及 | 12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501篇 |
自然研究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针对规范中对大跨径桁架桥的双层主梁阻力系数在取值上的局限,提出一种主梁阻力系数计算方法,以施工阶段节段模型的风洞试验结果为基础,对双层桁架主梁进行模型简化后,使用CFD计算得出其三分力系数. 采用不同迎风面特征尺寸,桁架片数以及桁架间距,分析了迎风面特征尺寸对主梁的阻力系数的影响. 讨论了桁架间距以及片数不同对主梁的阻力系数的影响趋势. 结果表明:迎风面特征高度与特征宽度对主梁阻力系数影响的变化规律并不相同,对此提出以桁架纵高比为变量的双层桁架桥梁主梁的阻力系数拟合公式;当桁架间距较小时,桁架片数对主梁阻力系数无影响,但当桁架间距与桁架高度比值达到3 时,桁架片数的变化会对主梁的阻力系数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33.
LIU Zhiwen ? ZHOU Wei LIU Zhenbiao YAN Aiguo XIA Zhengchun CHEN Zhengqing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1):1-13
以拟建的某主跨808 m公铁双层斜拉桥为工程依托,采用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不同攻角下双层桁架梁断面的涡振性能及5种气动控制措施的抑振效果,结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静态绕流模拟,对比分析双层桁架梁断面的涡振机理及控制方法. 研究表明:主梁断面原设计方案在+3°和0°风攻角下存在明显的竖向和扭转涡振现象,且振幅超过规范允许值;间隔封闭上层桥面栏杆或增设抑流板可有效抑制主梁扭转涡振,但竖向涡振振幅仍不满足规范要求;上弦杆外侧增设风嘴可有效抑制主梁竖向和扭转涡振,而下弦杆外侧增设风嘴对主梁涡振抑振效果有限. 气流经主梁原设计断面上层桥面分离后,在其上下表面形成周期性脱落的大尺度旋涡,并在上层桥面后部再附,这是主梁发生竖向涡振的主要诱因;上弦杆外侧增设风嘴可引导气流平稳通过上层桥面,消除了周期性的旋涡脱落,并在其上表面形成一段狭长“回流区”,从而有效抑制了涡振的发生. 相似文献
34.
迄今国内外文献有关组合梁的部分交互作用理论均忽略掀起影响.本系列研究率先在组合桁架中同时考虑滑移和掀起影响.理论和测试研究分三部分:本文是关于轴力F(x)的六次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推导的理论分析.有关方程的具体求解、理论公式与测试值比较将陆续发表,具有深层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在宽梁-薄墙肢节点的弹性有限元分析基础上,对近似足尺的2个宽梁-薄墙肢梁筋直锚节点进行了试验,研究了宽梁节点区的受力和变形性能,特别是纵筋的受力、滑移以及节点区的破坏形态.有限元分析和试验表明:宽梁应伸进墙肢一定的长度,以使宽梁截面的弯曲应力沿着梁截面宽度分布均匀,充分发挥宽梁的抗弯能力;位于墙外侧的宽梁上部纵筋锚固环境较差,如果仅仅满足规范规定的锚固长度,不能保证节点的承载力和延性;节点区的宽梁箍筋对于凸出在墙外的宽梁上部纵筋的锚固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如果节点区的宽梁箍筋数量不足,宽梁在节点区将出现较多斜裂缝,使结构的承载力和延性变差.最后还提出了梁筋直锚型节点受力的空间桁架模型. 相似文献
36.
文章以陕西省榆林市漠海丽江餐饮有限公司餐饮中心生态种植区的钢屋盖结构为研究对象,根据甲方对结构空间、用钢量和对下部结构负荷小的要求,首先用设计程序3D3S8.0对结构进行了初步设计,定出了支座间不拉索和杆、拉索和拉杆3个方案,然后用分析软件ANSYS研究其桁架静力和动力特性,并计算了拉索方案预应力的合理取值,计算结果表明:拉杆方案的用钢量、竖向挠度小且施工难度低,因此,工程中采用了拉杆方案。 相似文献
37.
张学哲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
引入了不定方程正整数解的有关性质的引理和定理,并在此基础之上给出了求解该不定方程的所有正整数解的因数分析解法. 相似文献
38.
唐善刚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2)
用差分法、组合计数法与母函数法给出了一元多项式的部分和分解形式,用一元多项式的部分和分解形式给出了求方幂和问题的三个基本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钢交错桁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在现有动力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用于研究该结构横向抗震性能的新模型——伪空间模型。基于提出的伪空间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进行相应的模态分析和静力弹塑性分析,并与空间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伪空间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钢交错桁架结构的横向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0.
针对黄大铁路黄河特大桥连续钢桁梁多点同步顶推施工,利用倒拆法建模计算顶推施工全过程,找出主桁杆件在支点处的最大应力值以及导梁悬臂端变形规律和最大变形值,确定出全过程施工中的最不利工况为M2工况;设置变形监测点,监控导梁前段竖向位移变形,实测值基本与理论值吻合,施工线形可控;在M2工况中,将主桁和导梁自重荷载乘以1.35的放大系数,计算主梁在导梁悬臂140m,悬臂160m和导梁上墩20m后的主桁杆件的应力值,并在主桁上设置24个监测点监测杆件应力值,对比发现实测值均略小于理论值,施工过程中材料强度储备是安全可靠的。作为国内最大跨度的平行弦桁架桥顶推成功,对其他同类大跨度桥梁顶推施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