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92篇 |
免费 | 64篇 |
国内免费 | 12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04篇 |
丛书文集 | 105篇 |
教育与普及 | 10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58篇 |
现状及发展 | 151篇 |
综合类 | 3047篇 |
自然研究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80篇 |
2020年 | 70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46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53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193篇 |
2013年 | 143篇 |
2012年 | 209篇 |
2011年 | 268篇 |
2010年 | 224篇 |
2009年 | 206篇 |
2008年 | 195篇 |
2007年 | 323篇 |
2006年 | 289篇 |
2005年 | 301篇 |
2004年 | 241篇 |
2003年 | 235篇 |
2002年 | 143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80篇 |
1999年 | 53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是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因为没有高科学素质的人,社会就不能进入高科技时代,就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而这一切都要从幼儿抓起,从娃娃抓起.文章以此为背景,阐述了幼儿科学活动的重要性以及科学活动对幼儿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说明了培养幼师学生科学活动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63.
从研发经费、研发人员、论文、专利、知识密集型产业、创新型企业和机构等6个维度,分析了《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前后中国与主要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总结了中国近15年来取得的长足进步:中国成为全球第二研发投入大国,高被引学者数量跃居世界第2位,高被引论文、专利申请和授权总量等科技产出快速攀升至全球首位,知识密集型产业规模及其出口保持快速增长。揭示了中国在研发经费投入结构、顶尖人才、技术竞争力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研发投入强度尚未跨越主要创新型国家2.5%的临界点,基础研究投入占比仍明显偏低;R&D研究人员数量不仅基数低而且增长非常缓慢,企业研发人员占比不升反降;专利授权率长期偏低,与美、日、德、韩差距明显;创新活动仍局限于少数企业,创新型龙头企业匮乏。提出了多元化投入、人才培养和集聚、关键核心技术供给、数量和质量指标并重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4.
十年前的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为迎接信息时代到来的挑战,要求建立编辑部自己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要求编辑能用计算机做出版的各环节的工作;十年后的今天被认为已进入信息时代,要求出版单位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将期刊出版的一系列构思、考虑、计划有效串联起来,互相配合,达到最理想的出版效果. 相似文献
65.
66.
67.
开放科学及建构的制度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与技术是两种不同的制度模式,前者属于科学共和国"Republic of Science",后者属于技术王国"Realm of Technology",两者具有天生的互补性。开放科学作为一种非市场化的激励制度,提出一套基于优先权的报酬体制,强调在知识产权保护前提下追求创新知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对于催生高质量的研究和创新(Research&Innovation)至关重要。本文在阐述开放科学起源、发展与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重点从公共资助、累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分工四个方面,深入探究了开放科学建构的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68.
科学家研究是中国现代科技史研究的进路和重要内容。本文以近五年来六种期刊发表的科学家研究论文为例,对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做简单述评,并认为应该加强科学思想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孔孟儒家私德伦理与墨子墨家公德伦理的比较研究,发现科学理性之缺失是儒家私德伦理陷入现代困境及其深层悖论的根源;而墨家科学理性的优势,在其兼相爱和交相利公德伦理体系建构中,起到了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奠基作用。并指出:规则是社会公德的核心,遵循和崇尚规则以及公平竞争和合作,既是一种科学精神,又是一种公德精神,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公德建设中亟待振兴。 相似文献
70.
Taking a cue from remarks Thomas Kuhn makes in 1990 about the historical turn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I examine the history of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within parts of the British philosophical context in the 1950s and early 1960s. During this time, ordinary language philosophy's influence was at its peak. I argue that the ordinary language philosophers' methodological recommendation to analyze actual linguistic practice influences several prominent criticisms of the deductive-nomological model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that these criticisms relate to the historical turn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To show these connections, I primarily examine the work of Stephen Toulmin, who taught at Oxford from 1949 to 1954, and Michael Scriven, who completed a dissertation on explanation under Gilbert Ryle and R.B. Braithwaite in 1956. I also consider Mary Hesse's appeal to an ordinary language-influenced account of meaning in her account of the role of models and analogies in scientific reasoning, and W.H. Watson's Wittgensteinian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 early influence on Toulmin. I think there are two upshots to my historical sketch. First, it fills out details of the move away from logical positivism to more historical- and practice-focused philosophies of science. Second, questions about linguistic meaning and the proper targets and aims of philosophical analysis are part and parcel of the historical turn, as well as its reception. Looking at the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 during which so-called linguistic philosophers also had a hand in bringing these questions to prominence helps us understand wh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