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59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60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212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Rice (Oryza sativa) was first domesticated in the lower and middle Yangtze regions of China, and rice remains have been found in many Chinese archaeological sites. Until now, only phenotypic archeobotanical evidence, such as the spikelet bases of ancient grains, has been used to speculate on the domestication process and domestication rate of rice. In this study, we sequenced 4 genomic segments from rice remains in Tianluoshan, a site of the local Hemudu Neolithic culture in the low Yangtze and two other archaeological sites (~2400 and 1200 BC, respectively). We compared our sequences with those of the current domesticated and wild rice (O. rufipogon) populations. At least two genotypes were found in the remains from each site, suggesting a heterozygotic state of the rice seeds. One ancient genotype was not found in the current domesticated population and might have been lost. The rice remains belonged to the japonica group, and most if not all were japonica-type, suggesting that the remains might be at an early stage of indica-japonica divergence or an indica-japonica mixture. We also identified sequences with significant similarity to those from species of Sapindales, Zygophyllales, and Brassical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of other plant remains in the Tianluoshan site and the common rice field weeds such as mustards in southern China.  相似文献   
152.
评估了20个水稻品种离体花粉悬浮培养产生愈伤组织和再分化植株的能力,并进行了花粉悬浮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品种之间反应差异很大。来源于日本的“黎明”(粳稻)最敏感。“黎明”植株再分化的频率达84.1%。在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植株再分化过程中,除其它一些因子外,基因型的差异有一定制约作用。通过水稻花粉悬浮培养诱导出的新品系“N10”,其特征有:早熟,穗大,株高(90~100cm),产量高和抗稻瘟病等。  相似文献   
153.
田间调查表明,田间稻曲病菌菌核形成量,其幅度每亩为0~318粒,每亩加权平均为18.69~36.75粒。自然条件下越冬后菌核到早稻孕穗时,其萌发率旱田、水田分别为60.6%和22.8%。室内高湿培养二年总萌发率高达98%其中第一年萌发率为77.2%第二年为20.8%。菌核形成子座必需有一定光照。高湿、25℃、光照条件最有利菌核萌发,形成子座和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长度变化同光、暗条件和子座成熟度有关。子囊孢子易萌发直接在孢子两端形成小孢子。加水稻花器或0.5%葡萄糖液能显著地促使子囊孢子快速萌发并形成多个小孢子。该小孢子通过直接形成侵染钉或先形成芽管,附着孢然后侵染水稻。侵染主要集中在处于破口前期的水稻柱头的乳头上。  相似文献   
154.
强苯赛浸种对水稻幼苗的根长、根重和根系体积都有促进作用,能提高根尖细胞分裂指数,能使胚根尖切段伸长和发根力增强,并能提高胚乳中淀粉酶活性和根系的呼吸强度。  相似文献   
155.
从贵州黑糯米的稻米表皮中分别提取脂溶性色素、水溶性色素和脂肪酸.其中脂溶性色素经氧化镁柱层析和蔗糖柱层析分离纯化后,用光谱法鉴定分别有叶绿素a、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而水溶性色素经硅胶G和纸层析分离纯化,用HPLC和薄层层析法分析糖分组成,结合光谱法鉴定分别有Cn—3—G和Cn—3—GG.脂肪酸用气相色谱法鉴定有亚油酸、棕榈酸和油酸。  相似文献   
156.
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改良龟裂碱土为目标,研究施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常规栽培、管理条件下,在盐碱地中施加脱硫废弃物能够改善水稻的生长发育,即增大水稻叶面积指数,提高水稻生物量和产量.当脱硫废弃物+改良剂施用量为(2.5 t+0.5 t)/666.7 m2,泡水量定额为100 m...  相似文献   
157.
采用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以吹扫捕集与溶剂萃取相结合,对机械化大罐发酵工艺生产的鼓山牌福建老酒的挥发性香味成分进行剖析,以初步揭示挥发性香味成分与福建老酒风格相关联的确切成分,进而为完善机械化大罐发酵生产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8.
以粳米和糯米为对照,研究了溶出固形物对软米硬度和黏弹性的影响。分析发现软米溶出固形物质量分数为11.85%,显著高于粳米和糯米(P<0.05),与弹性显著正相关(P<0.05);与粳米和糯米相比,软米中的固形物直支链淀粉比最低,利于形成连续凝胶网结构。此外,软米溶出淀粉侧链中聚合度为6~12的短链A链比例最高,赋予其较好的黏弹性。质构和流变分析结果表明:除溶出固形物后,软米的硬度显著增加,黏硬比和弹性显著降低。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除溶出固形物后米粒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有明显的孔洞;软米表面所形成的渔网状孔洞状结构能够对饭粒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整个饭粒弹性更好。溶出固形物含量、组成、分子结构及其在米饭表面分布的差异是软米较低硬度和较好黏弹性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9.
盐胁迫下水稻、番茄蛋白质变化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品种 90 1 7经盐胁迫后 ,分子量约为 45 KD蛋白质减少 ,约为 38KD蛋白质增加 ,同时出现了分子量与调渗蛋白相类似的 2 6 KD蛋白质 ,随着盐胁迫浓度的提高及胁迫时间的加长 ,上述蛋白质谱带变化更为明显 .番茄品种白果强丰经盐胁迫后其真叶中分子量约为1 4KD和 1 7KD蛋白质减少 ,同时诱导出一条分子量约为 2 2 KD的新带 .  相似文献   
160.
2,4-D和6-BA对水稻愈伤组织培养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梗稻“日本晴”成熟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统计愈伤诱导率及绿苗分化率,分析培养基中2,4-D和6-BA的不同浓度配比对培养力的影响,得到二者的最适配比,愈伤组织的质量和组织培养中再生植株的频率都有较大提高.实验结果表明:2,4-D是诱导愈伤组织必不可少的因子,与6-BA配合使用对愈伤组织的培养效果更好.对“日本晴”而言,当2,4-D为2.0mg/L,6-BA为0.5mg/L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当2,4-D为2.0mg/L,6-BA为0.2mg/L时,绿苗分化率和培养力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