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47篇 |
免费 | 213篇 |
国内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6篇 |
丛书文集 | 62篇 |
教育与普及 | 3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7篇 |
综合类 | 26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44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92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133篇 |
2011年 | 114篇 |
2010年 | 91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109篇 |
2007年 | 140篇 |
2006年 | 140篇 |
2005年 | 126篇 |
2004年 | 108篇 |
2003年 | 107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85篇 |
1999年 | 85篇 |
1998年 | 88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纳米SiO2添加到铅酸蓄电池的极板和电解液中,对电池的起动性能和循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Boltzman积分型本构关系和热流变简单材料的折减时间概念,考虑湿热环境对材料粘弹性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分析了线粘弹性薄板在考虑几何线性与非线性时的长期动力稳定特性.设材料为标准线性固体,将系统的微分-积分型控制方程转化成微分型控制方程,由增量谐波平衡法确定主要动力不稳定区域的边界,讨论了温度与湿度的变化对粘弹性板的几何线性与非线性动力稳定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浅谈硝酸溶解—火试金法测定银阳极板中金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仙珠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1):221-222
硝酸溶解—火试金法测定银阳极板中金含量的方法是基于银易溶于硝酸而金不溶于硝酸的性质,采用硝酸溶解银阳极板,经过沉淀、过滤、灼烧后,再用火试金法进行金含量的测定。该法干扰少、准确度高、精密度好,RSD为0.2%。 相似文献
4.
在铸铁平板像素检测法中,针对图像的不均匀特点,建立了铸铁平板图像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二维插值为基础的铸铁平板图像均匀化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均匀化效果良好,均匀化后的平板图像可直接用Otsu方法对其讲行分割.分割效果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使用CO2和YAG激光加工芳纶纤维强化不饱和聚酯树脂板,探讨其在不同的强化方式下,改变照射时间和激光功率及焦点位移量时的微孔加工性。 相似文献
6.
在车牌识别系统中,为提高字符分割和识别的效果,需要对定位后的车牌图像进行倾斜校正.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点投影方差最小的车牌倾斜校正方法.首先将旋转后车牌图像的垂直边缘向水平方向投影;然后导出边缘点投影方差最小时旋转角度的闭合表达式,由此一步确定车牌的倾斜角度;最后通过双线性插值方法校正车牌.给出了实验结果,并与车牌倾斜校正的Hough变换法、旋转投影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精确度、算法复杂度及运算时间的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精确度高、鲁棒性好、实时性强.通过进一步分析和推广,将车牌倾斜校正方法总结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利用金相显微镜和万能材料试验机,通过界面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系统研究了铜/铝/铜冷轧复合薄带的热处理工艺,并讨论了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铜铝冷轧复合薄带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随退火温度升高或保温时间的延长,复合带强度降低,塑性增强;退火后复合带界面宽度为2-5/μm,界面有脆性化合物CuAl2,CuAI和Cu9A14生成;410℃退火,保温10min时复合带综合性能最佳,为复合薄带的最佳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
中厚板轧后超快速冷却系统通常采用流量-开口度曲线来加快集管流量调节速度,同时曲线标定精度直接影响集管流量调节精度.以应用于多家中厚板厂的一种新型超快速冷却设备为例,分析其电动调节阀的调节特性,给出流量-开口度曲线自动标定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利用该自动标定方法对集管进行流量-开口度曲线标定,在增加标定曲线维护便捷性的同时,改善了流量-开口度曲线的控制速度和精度,为提高流量控制速度和精度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以中厚板轧后冷却过程控制系统的实测温度处理方法为研究对象,建立具有一定容错性的实测温度滤波处理方法,消除跟踪误差、测量误差等对模型计算精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实测温度进行曲线拟合,控制模型以拟合结果作为衡量钢板纵向冷却均匀性判据,并进行相应的冷却规程设定和自学习计算.建立钢板纵向分样本控制的温度处理方法,利用线性插值计算获得钢板纵向各个样本的温度值,从而满足系统进行终冷温度和冷却速度高精度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