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5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对人畜危害较严重。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结核菌素和提纯结核菌素特异性诊断检查、隔离病牛群和封锁、扑杀病畜等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和净化奶牛结核病,确保人畜的健康和奶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2.
酚降解细菌的分离及其在含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酚污染土壤和活性污泥中分离出能降解酚的细菌三株.当把这些菌株接种到生物转盘上时,能提高酚的去除率,95%以上的酚能被降解.  相似文献   
103.
共代谢物质对特效复合菌降解焦化废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可能影响复合菌降解焦化废水中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几种共代谢碳源、氮源进行了研究.同种反应条件下,葡萄糖为碳源和氯化铵为氮源,废水中COD去除率、氨氮去除率提高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04.
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了从新疆块根芍药(Paeonia anomala)中分离获得的内生菌XJU-PA-4对植物及动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并对其进行鉴定及特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XJU-PA-4对玉米小班病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5mm及18mm。(2)XJU-PA-4的16S rDNA序列与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WL-6的同源性为99%,G+Cmol%含量为53.5%。结合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最终将XJU-PA-4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GenBank数据库的注册号为EU714296。  相似文献   
105.
水杨酸的抑酶与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杨酸为效应物,研究其酶学效应和微生物效应.实验结果表明:水杨酸对马铃薯多酚氧化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半抑制率(IC50)为2.05mmol/L,抑制作用表现为非竞争性的可逆过程,其抑制常数为2.00mmol/L.水杨酸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3种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黑曲霉两种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75、0.5、0.5、0.25和0.7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75、1.0、0.5、0.25和0.75mg/mL.本研究为水杨酸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实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从四川化工集团硫酸厂废水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耐酸硫酸盐还原菌.分离菌属于中温菌,最佳生长温度为36℃;轻度耐盐,浓度在1%左右.分离菌具有较宽的pH生长范围(5.0~8.5),且在pH 5.0时的细胞生长量达到最高,与pH7.0时的生长水平相同.相对于已报道的硫酸盐还原菌,具有很强的耐酸性能.分离菌的另一显著特点是碳源利用范围广,能分别利用甲酸钠、乙酸钠、乙醇、丙酸钠、乳酸钠、葡萄糖作为电子供体,进行硫酸盐异化还原.菌体呈杆状或弧状,大小为(0.5~0.6)×(1.7~2.0)μm,革兰氏染色阴性,芽孢染色阴  相似文献   
107.
利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固体选择培养基从污泥中筛选出一种可以氧化低价硫的菌株,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在光学显微镜下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对含有该菌的培养基进行pH值检测,在培养的第3天发现pH值有显著下降,继续培养一周左右,pH值下降到0.6;用离子色谱进行检测,培养5天,液体培养基中硫酸根含量从249.2mg.L-1增加到3679.7mg.L-1;将菌液加入FeS培养基中,培养2周后,FeS被氧化,培养基颜色变浅.  相似文献   
108.
采用絮凝法对味精发酵生产过程中的发酵液中的菌体进行除菌处理,得到了无机凝聚剂与高分子絮凝剂优化复合使用是发酵液去除菌体的有效办法。由不同条件下菌体的絮团形态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到,无机凝聚剂的加入,可有效地降低菌体的Zeta电位,形成较小的絮团;高分子絮凝剂的加入,由于架桥作用.因而可形成较大的絮团,从而加快沉降速度,提高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09.
高活性纤维素分解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实验采集了不同环境的25种土样,用以滤纸为唯一碳源的赫奇逊培养基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初筛,发现香菜地、韭菜地、萱草地、菠菜地里的菌群能很好地分解纤维素,而且以细菌为主;再经CMC-Na平板培养基复筛,结果菠菜地土样中的混合菌溶解圈最大最明显,将混合菌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产酶条件的研究,结果得出,以pH为7.0,温度45℃条件下,摇床培养大约10h,酶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10.
从沈阳石佛寺自来水厂除锰滤池中分离得到7株能够催化Mn2+氧化的细菌,并就催化因子的分离作了尝试.结果表明,Mn2+诱导催化氧化能力,催化活性因子在细胞上;培养基中的有机物浓度影响活性表达,有机物浓度升高,细菌生长加快,但活性表达被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