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18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植物叶片早衰将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研究叶片早衰机制对于培育耐早衰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转BpGH3.5基因的白桦叶片早衰突变株(G4)、非转基因白桦(WT)及叶片正常的转基因白桦(G21)等为材料,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光合指标,测定苗高的时序变化规律。【结果】叶片早衰突变影响了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及积累,突变株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均值为36.08,相对两个对照株系分别下降7.34%、7.48%。叶片早衰突变影响了白桦光合呼吸作用。突变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为WT野生株系的67.54%、64.44%、64.93%,胞间CO2浓度达到234.33 μmol/mol,显著高于G21对照株系( P<0.05)。突变株的当年高生长显著低于WT、G21 两个对照株系,当年高生长分别是WT、G21 两个对照株系的68.9%、85.0%。利用Logistic方程对3个参试株系当年苗高生长量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拟合,其系数均高于0.98,同时,通过Logistic方程计算的生长参数揭示了早衰突变株高生长较两个对照株系低的原因是速生期苗高平均生长量(GR)、苗高日生长量的平均值(GD)等生长参数较低。【结论】转BpGH3.5基因的白桦发生了叶片早衰现象,使叶绿素提前降解,影响了光合呼吸作用,进而影响了苗高生长。  相似文献   
72.
水稻阶段性返白突变体的鉴定和候选基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向前  李晓燕  朱海涛  王涛  解新明 《科学通报》2010,55(23):2296-2301
从粳稻品种中花11 的后代中发现了一个叶色突变体sgra, 该突变体幼苗期叶色正常, 而6~8 叶期以后新生叶白化, 随后白化叶转绿. 突变体的遗传分析表明, 该突变体表型受1 对隐性核基因控制. 利用籼粳杂交F2群体对突变位点进行了基因定位, 将其定位于水稻第11 染色体的2 个标记ID343-11 和PSM415 之间, 遗传距离分别为0.9 和1.0 cM. 随后, 利用已公布的水稻序列和SSR标记, 在两标记间发展了9 对新的标记, 进一步将SGRA基因定位在IDM-2 和RM26739 之间, 物理距离约为17.6 kb. 对野生型和突变体候选区段基因组DNA 测序分析表明, 候选基因编码一个ABC 转运蛋白.  相似文献   
73.
异三聚体G蛋白在拟南芥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拟南芥的野生型和异三聚体G蛋白α亚基基因GPA1缺失突变体(gpα1-1,gpα1-2)和超表达突变体(wGα,cGα)为材料,对植株生长发育的一些形态指标进行了观测比较.结果表明2个缺失突变体的植株高度、叶片宽度、长角果果柄长度都明显超过野生型,而超表达突变体的部分指标与野生型相比也有明显差别.实验结果表明,异三聚体G蛋白参与某些器官生长发育的调节,初步证明G蛋白α亚基在伸长生长过程中可能起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4.
The Na+ and K+ permeability of K+ channel in plasma membrane, isolated from roots of the salt-tolerant mutant of wheat, was lower than that of wild type in 100 mmol/L KCl and NaCl solution. The opening frequency of K+ channel of the mutant reduc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of wild type in two kinds of solution mentioned above. It is assumed that the reduction of opening frequency mainly contributes to the Na+ and K+ permeability of K+ channel of the mutant. The electric conductance of single-channel of the mutant was similar to that of wild type and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as exhibited as the opening frequency. Their K+/Ka+ selectivity of K+ channel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K+/Na+ selectivity of the mutant and wild type was 3.35 and 3.18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75.
从明亮发光菌T3 小种(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 Sp)分离到的自发暗变种(k 变种)T9171菌株检测十种化合物,其中六种化合物呈致突变阳性反应,二种化合物呈可疑阳性,二种化合物呈阴性反应,该方法比传统的Am es 试验检测化合物致突效应灵敏度高,可望成为一种简易灵敏的测试环境致突变物的快速生物学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76.
酸性异淀粉酶产生菌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土壤中筛选得到的产异淀粉酶的细菌YDF30为出发菌株,进行了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处理.从大量的突变株中筛选得到1株高产异淀粉酶的菌株HY19,酶活力达230.1U/mL,比原出发菌株提高了4.08倍。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大麦叶色转换突变系的转换特性及其基因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麦叶色转换突变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麦叶色转换突变系的叶色转换特性是受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控制的,植株转色的表现要有适宜外界环境条件的诱导,否则与其它间类型的大麦无异;植株转色的根本原因是叶根素合成代谢变化的结果,突变系转色期间叶绿素的合成过程受阻,且受阻部位在ALA形成之后;突变系叶色转换特性的表现是由隐性、单核基因控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