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18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Summary A mutant mouse strain ddY/DAO lacks D-amino acid oxidase activity and accumulates free neutral D-amino acids in its tissues. In this study, D-aspartate oxidase activity and D-aspartate content in the tissues of these mutant mice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normal mic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dicating that the metabolism of acidic D-amino acids was unaffected in the mutant.  相似文献   
42.
禾黑芽枝霉诱变体的果胶酶生产液体发酵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明  周建 《贵州科学》1997,15(2):81-85
用10L的多参数玻璃发酵罐研究了突变菌株GBIB U7果胶酶生产的液体深层发酵动态,对培养基成分、温度、pH值、搅拌速度,通气量,罐压,溶氧量及发酵尾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随发酵过程的变化进行了观察,测定了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及种类的变化和果胶酶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稳定在6.5左右,耗氧量随时间呈抛物线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稳定在6.5  相似文献   
43.
将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的类似物及其不同点突变体的基因进行表达,经Bio-Rex70柱层析及尿处理进行分离纯化,在SDS-PAGE上显示一条蛋白带,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7kD。测试了它们的比活力,Km,Vmax,Ki等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SNaseR与SNase的催化活性无显著差异,但SNaseR对底物的亲和力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4.
45.
菊糖酶酵母去阻遏突变体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株萨地假丝酵母(Candida Salmenticensis B—102)能产生菊糖酶(Inulinase)。经研究发现,这株酵母酶系统合成菊糖酶时受右旋糖、果糖的抑制。因此,应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菊糖连续水解制备高果糖浆时,将受到限制。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菌体细胞后,通过脱氧葡萄糖选择淘汰,分离到稳定的菊糖酶合成去阻遇突变体。测定了突变体的一些特性,并探讨诱变处理对菌体酶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根据已建立的谷氨酸发酵数学模型,应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最优参数估计和非线性曲线拟合,得到的结果相对误差较小,全局收敛性最小。通过与实际发酵过程比较,较好地反映了谷氨酸补料分批发酵过程。  相似文献   
47.
48.
带幼叶黄化性状标记的油菜双重不育系选育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通过杂交、自交、兄妹交以及回交的方法,选育到带幼叶黄化性状(Cr)标记的双低双重不育系Z01—1A及相应保持系Z01-2AB,经过4年的观察,Z01—2AB兄妹交后代的育性比例稳定在1:1,可育株自交后代育性比例稳定在3:1;Z01-1A中CMS植株与D-MS植株的比例保持在1:1.用Z01—1A配制了5个双低组合,其产量比较的结果显示,5个组合均比对照种增产,其中3个组合的增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9.
Hexamer of packaging RNA (pRNA) is absolutely required in the packaging of bacteriophage Φ29 genomic DNA into their procapsid. More and more evidence confirmed that pRNA dimer may be the building block of pRNA hexamer. To better understand sequence required for the dimer formation of pRNA, the pRNA mutants that could easily form stable dimer in vitro were selected by 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SELEX). With help of the RNA structure 3.5 software, we found that the pRNA mutants which could form stable dimer had the "Y"-like secondary structures, while monomer pRNA mutants had the "I"-like secondary structures.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except for the "upper-to-lower" or "head-to-head"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of wide type pRNAs, the dimer of pRNA could also possibly be formed by "head-to-lower" interaction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50.
目的:构建和表达一种带有凝血酶切割位点的天蚕素杂合肽AD和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FGF)突变体的融合蛋白S,在创伤皮肤表面应用时能自动裂解成有抗感染功能的天蚕素杂合肽AD和皮肤修复功能的aFGF突变体。方法:利用P(R技术分别扩增出带有凝血酶切割位点的天蚕素杂合肽AD基因和aFGF突变体基因。再利用两作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出编码融合蛋白S的DNA。将该DNA片段插入到载体pPICZaA中,并利用电转法将质粒转入毕赤酵母smd1168中,Zeocin抗性筛选重组转化子。甲醇诱导72h,SDS-PAGE电泳检测融合蛋白S的表达,并用Western-blot杂交检测融合蛋白S的免疫原性。结果:筛选出的重组转化株在甲醇诱导后能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9000的融合蛋白S,而该蛋白能与aFGF抗体产生免疫反应。结论:用PCR方法获得编码含凝血酶切割位点的天蚕素杂合肽AD和aFGF突变体的融合蛋白SDNA,并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