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分析了盐水电解过程中氯酸盐的产生原因及危害,介绍了氯酸盐分解槽的工作原理,并针对分解槽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2.
利用微型实验的方法制备氯气、氯酸钠、次氯酸盐,了解它们的化学性质,在微型化的条件下对实验进行重新设计和探索,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23.
Eukaryotic nitrate and nitrite transporters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Nitrate transport is the key step controlling the amount of nitrate incorporated by the cells and subsequent of storage, reduction or export. Molecular, genetic and biochem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eukaryotic nitrate/nitrite transporters allow an initial understanding of this step, which is much more complex and structured than previously suspected. At the plasma membrane level, two gene families, Nrt1 and Nrt2, account for high- and low-affinity nitrate transporters. Functionality of NRT1 from Arabidopsis and NRT2 proteins from Aspergillus and Chlamydomonas has been demonstrated. However, redundancy of these systems makes it difficult to assign particular physiological roles to each. Data on gene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nitrate transport and reduction are still scarce. Information on nitrite transporters to the chloroplast is biased by the belief that in vivo nitrous acid diffuses freely to this organellum. The recent progress on these aspects is discussed in this review.  相似文献   
24.
刘清  肖焕敏 《河南科学》2002,20(2):137-139
探索了氯酸钾和碘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研究了温度、酸度、浓度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找到氯酸钾氧化碘离子生成碘酸根离子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5.
以铜阳极泥为原料,采用盐酸和氯酸钠为浸出剂,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对浸出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考察了浸出时间、液固比、氯酸钠浓度和盐酸浓度对金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金浓度[Au]T的降低和总氯浓度[Cl-]T的增加均有利于金的浸出。随着总氯浓度的增加,体系中含金物种的主要存在形态发生Au~(3+)→AuCl_3(aq)→AuCl_4~-→AuCl_2~-的转变,理论最佳浸出剂组成为盐酸与氯酸钠摩尔浓度比为6∶1。在搅拌速度为400r/min、液固比为4∶1、浸出时间为3h、盐酸浓度为3.0mol/L、氯酸钠浓度为16g/L、反应温度为25℃的条件下,金的最大浸出率为98.89%。  相似文献   
26.
在小型实验装置上研究了电解NaClO3溶液的套筒式内循环电解反应器的操作性能。结果表明其电解反应速度和电流效率均高于传统的槽式反应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由微气泡构成的两相流动系统中,其传递特性与普通的鼓泡系统不同;它不仅受气含率的影响,而且与液体的流速有关。由此引入液相雷诺数ReL来表征流速的影响。关联实验数据,得到平均电解速度N=0.0138ReG^0.50-ReL^0.42,平均电解效  相似文献   
27.
四溴双酚A合成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双酚A为原料,用溴化钠作溴化剂、氯酸钠作氧化剂来合成四溴双酚A的新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工艺条件是n(BPA)∶n(NaBr)=1∶4.4,室温下反应3h,回流2h,NaClO3溶液在2h内滴加完毕. 产品收率为98.4%,熔点为179~181℃. 此法避免了直接使用液溴,溶剂用量少,回收容易,是一种安全、经济、无污染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28.
速率学说更合理地解释离子通过离子通道中孔道的过程。本文将速率学说建立在Markor过程理论基础上,得到非平衡定态时越过能垒的离子流和膜钳制电位之间关系的一般模型。并将系统辨识中的单纯形法引入非平衡定态模型中的参数估计。采用膜片钳制技术记录了离体培养的新生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钾离子单通道电流。在膜两侧对称高钾溶液下,通道电流和电压之间呈线性关系的范围为:细胞贴附模式下,±60mv,内膜向外时±40mv。在此范围之外,通道电流和电压之间呈非线性关系。能垒分布接近三能垒模型。细胞贴附时膜外侧能垒最高,中间能垒最低,这种分布导致通道电流和电压之间的S型关系。内膜向外模式下,从膜内到膜外,能垒高度依次递增。孔道内能垒不对称是导致通道电流整流现象的基础。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介绍的制作粉笔炸弹,改用自来水作调合剂,且有了量的概念,所以有制作安全、经济、简便等优点。同时我们认为反应机理是由于撞击,致使混合物互相摩擦、温度升高,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与红磷反应生成磷的氧化物,升华、或者是继续氧化后再升华,导致生成物体积迅速膨胀,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30.
冠醚催化合成香豆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固-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以二苯并-18-冠-6(DB18C6)为相转移催化剂,甲苯为溶剂,对于以氟化钾催化剂合成香豆素有增催化作用,使产率从64.4%提高到78.8%,反应时间缩短,最佳摩尔比为水杨醛∶乙酐∶氟化钾∶DB18C6=1∶3.1∶0.7∶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