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97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1196篇
系统科学   799篇
丛书文集   703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64篇
综合类   12850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804篇
  2011年   827篇
  2010年   600篇
  2009年   794篇
  2008年   707篇
  2007年   929篇
  2006年   840篇
  2005年   756篇
  2004年   622篇
  2003年   546篇
  2002年   534篇
  2001年   474篇
  2000年   410篇
  1999年   415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320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307篇
  1994年   281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234篇
  1991年   163篇
  1990年   174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多速率敏感无线多跳网中最小化延迟多播路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物理层提供的多速率传输特性,研究了最小化多播延迟的问题。其主要思想是上游节点将对数据包的一次低传输速率广播换成若干次传输速率不同的广播,达到最小化多播延迟的目标。首先将该问题模型化为一个最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了一个分布式最小化延迟的多播路由DMDMR算法,并且证明了该算法能够取得最优值。大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与上游节点对数据包只进行一次广播的经典技术相比,DMDMR算法可降低多播延迟17%以上。  相似文献   
52.
基于微分进化算子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Quantum-beha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QPSO)的进化方程,指出其存在的局部收敛问题,通过将微分进化(Differential Evolution,DE)的基本操作思想引入到QPSO中,提出了改进的QPSO算法(QPSO-DE);算法改进的方法是在粒子搜索过程中,以一定的概率对粒子的每一维执行微分进化操作,以增加粒子的随机性,从而减少了粒子群体因多样性缺失而易于陷入局部最优或停滞的情况,增强了粒子群体的搜索能力,提高了算法的优化性能;对多个标准测试函数及在IIR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中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PSO算法和QPSO算法相比,QPSO-DE算法能够取得更好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53.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时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T-S模糊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无源性进行了研究.具有参数不确定性的T-S模糊模型可以任意精度近似连续非线性不确定系统.假设系统中的参数不确定性是范数有界的.运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给出了鲁棒无源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通过解一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可直接获得鲁棒无源控制器.所设计的鲁棒无源控制器能够保证对于T-S模糊时滞系统中所有的参数不确定性,闭环系统都是鲁棒稳定的并且是严格无源的.并且,通过求解带有约束条件的线性矩阵不等式问题,可以设计出具有最大耗散率的鲁棒无源控制器.数值例子验证了所提出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4.
在密集的城区环境下,多径传播导致接收信号的角度扩展和时延扩展,不同路径的到达信号通常具有不同的入射角度和传播时延.传统的波束形成器只针对期望用户的一条主要路径信号进行处理,而其他路径信号作为干扰被抑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相干多径信号接收方法,将天线阵列接收到的各路径信号进行延迟相干合并,使得合并信号的信干噪比优于任何单一路径接收的阵列输出信干噪比,从而极大地改善了系统的比特误码率(BER)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接收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5.
基于模型预测的网络化控制系统补偿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分时控制模式下存在于网络诱发延迟大于一个采样周期的网络化随机控制系统中的空采样和数据拒绝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的补偿控制法。该方法通过在执行器设立缓冲区窗口并存放一定数目的历史控制量,利用多个历史控制量对当前采样周期的控制状态进行估计预测,对空采样和数据拒绝情况进行补偿控制,达到改善系统性能的目的。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补偿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6.
基于累积延误损失算法的GHP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不同机型的不同延误损失费用提出了一种累积延误损失算法,并建立基于该算法的地面等待策略(GHP)数学模型.该算法进行到达航班排序时,以所有航班总延误损失费用为首要排序标准,以先来先服务为第二排序标准,从而得到总延误损失费用与总延误时间值都较小的到达航班序列.同时,该算法也考虑了有后继任务的航班对到达航班序列的影响.基于该算法的GHP模型结合实际数据在实验仿真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了该算法与模型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7.
Delay-dependent robust stability of cellular neural networks with time-varying discrete and distributed time-varying delays is considered. Based on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and the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s) technique, delay-dependent stability criteria are derived in terms of LMIs avoiding bounding certain cross terms, which often leads to conservatis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tability criteria and the improvement over the existing results are illustrated in the numerical examples.  相似文献   
58.
多变量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一类多变量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和稳定性问题,基于线性时不变对象,推导了该类网络控制系统的时滞连续时间数学模型,并利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法,分析了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得到了系统稳定运行的最大允许时延和全时滞稳定的条件。最后,通过实例仿真分析证实了本文所提理论的有效性,以及稳定判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
一种新型的速度和加速度估计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扩张状态观测器和递归线性平滑牛顿预测器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速度和加速度估计器,它在跟踪位移和估计速度的同时能一并估计出加速度.虽然扩张状态观测器本身对量测噪声已经具有较好的滤波特性,但为了减小时间延迟,不能使滤波参数过大,这样会使估计出的加速度噪声稍高,需再用递归线性平滑牛顿预测器对加速度进行二次滤波.仿真结果表明,由扩张状态观测器和递归线性平滑牛顿预测器构成的滤波估计器在仅有位置量测信号且在噪声较大的情况下能有效地估计出速度和加速度,最终得到的速度和加速度估计信噪比高且时间延迟小.该估计器主要用于运动控制和机动目标跟踪中.  相似文献   
60.
This paper formulates a robust stage-structured SI eco-epidemiological model with periodic constant pulse releasing of infectious pests with pathogens. The authors show that the conditions for global attractivity of the 'pest-eradication' periodic solution and permanence of the system depend on time delay, hence, the authors call it "profitless". Further, the authors present a pest management strategy in which the pest population is kept under the economic threshold level (ETL) when the pest population is uniformly persistent. By numerical analysis, the authors also show that constant maturation time delay for the susceptible pests and pulse releasing of the infectious pests can bring obvious effects on the dynamics of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