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4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192篇
系统科学   211篇
丛书文集   211篇
教育与普及   47篇
理论与方法论   98篇
现状及发展   21篇
综合类   56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495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45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准确地预测电潜泵井井筒温度分布对电潜泵井优化设计和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进行油井生产动态分析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对常规井筒温度场进行了计算的基础上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及传热学原理 ,考虑由井筒向地层传热及电机、电缆散热 ,推导出了电潜泵井生产流体沿井筒的温度分布计算模型 ,并对某一井深为 180 0m的电潜泵生产井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 ,油井产量恒定时 ,电机、电缆散热可使产出流体温度升高 ,这是影响电潜泵井井筒温度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2.
以电潜单螺杆泵油井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油井供液能力 (原油入井流动特性曲线 )、单螺杆泵的特性和整个系统的协调工作为依据 ,利用系统节点分析方法和最优化技术 ,把获得设计产量下的系统效率最高或能耗最低作为优化设计目标 ,介绍了井下电潜螺杆泵子系统基本模型的建立方法 ,并给出了有关的换算关系式、优化设计方法及步骤。利用现场优化设计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 ,为油田电潜单螺杆泵油井生产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3.
依据房室模型和微分方程理论,对绿色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亚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学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绿色农业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亚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的平衡态是渐进稳定的。即该平衡态的稳定性机制为负反馈机制,该系统具有抵抗干扰和保持系统平衡态的自我调节能力,以确保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最后,通过解微分方程,给出了该系统能量流动的数学模拟公式。  相似文献   
104.
低渗透油藏不稳定渗流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无因次分析法对低渗透岩心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得出新的渗流规律。具体表述为 :低于亚临界雷诺数 (Rem=8.5× 10 -5)为非达西渗流 ,其运动方程为v =c(dp/dl) 3 ;高于亚临界雷诺数为达西渗流。从微观角度出发 ,应用边界层理论进一步证实了这一渗流规律。运用新的运动方程 ,建立了低渗透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根据拉氏变换和Stehfest数值反演 ,求得了有限半径井的实空间近似解 ,并应用数值分析方法验证了近似解析方法的可行性。对低渗透油藏的压力动态特征以及边界对压力动态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 ,低渗透油层试井曲线的压力动态特征为 :短时曲线与达西渗流模型相似 ,而长时曲线则受到非达西渗流的影响。对于恒压边界油藏 ,压力趋于稳定的时间比达西渗流要迟一些 ;在无限大地层中 ,其导数曲线是一簇平行的倾斜线。对于同一区域低渗透油层试井曲线 ,其导数曲线出现“阶跃”的时间较迟的井区 ,流动系数比较好 ;反之则较差  相似文献   
105.
将复变函数理论与位错理论相结合 ,在考虑了裂缝表面有流体压力作用且裂缝间存在相互干扰的情况下 ,建立了无限大介质中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学模型 ,利用该模型可对水力压裂中多裂缝间的相互干扰进行力学分析。假设裂缝沿着垂直于局部最大周向拉应力方向扩展 ,应用数值方法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求解 ,得到裂尖的应力强度因子及转角。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裂缝间存在相互干扰时所产生的剪切应力强度因子远远小于法向应力强度因子。当两个裂缝尖端垂向距离为零时 ,法向应力强度因子达到最大值。两个裂缝尖端没交叠之前裂缝基本沿着轴线扩展 ;当尖端交叠面积较小时 ,两裂尖偏离自己的轴线向避开对方的方向扩展 ;当尖端交叠面积较大时 ,两裂缝向靠拢对方的方向扩展 ,最终将贯通在一起  相似文献   
106.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关键。其中,观念的转变是教师培训的核心内容,为了适应新课程,数学教师的数学观、数学学习观、数学教学观、数学评价观都需要做很大的调整。同时,数学教师的知识面和能力也需要拓广,促使教师改变的培训方式是多样的,案例加反思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7.
从常见带式输送机传动方案探讨机械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的功能分析、求组合原理解、传动方案的评价与决策和传动系统的优化设计,着重论述了机械创新设计的目标、基本过程和特点。强调指出了设计的本质是创新,而机械创新设计的核心是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108.
旋转式拉臂车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转式拉臂车是一种大载量的拉臂式垃圾运输车,为改善这种车辆的性能,首次对此种类型的拉臂车建立了数学模型,以液压缸的最大作用力与机构的运动平稳性为目标函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使其性能得到了改善,研究结果与研究方法对此类型车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基于晶粒尺寸的结构钢热变形流变应力数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晶粒尺寸角度出发,提出晶粒形变度的概念,建立了一个用以描述金属材料热变形行为的数学模型,具有精度高、简单直观、受分界点影响小且计算曲线连续等优点.该模型具有一定微观物理基础,既能描述动态再结晶前的强化阶段,又能描述动态再结晶后软化阶段的热变形流变应力,对两种结构钢的热变形流变应力进行了计算,并与试验值及其他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0.
运用计算机代数系统Maple研究了随机数学中若干典型问题的计算机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计算机仿真是数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