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0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社会,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高等教育能够促进科技、文化和人的和谐发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2.
柏拉图把正义理解为各个等级各守其位、各司其职,这是一种基于责任的正义。另一方面,责任本身的确定也应该是正义的,这种责任可以称之为基于正义的责任。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特别是其中第二原则的两个方面,为我们理解这种基于正义的责任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3.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效益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社会的法律都存在着一个如何配置资源以求得效益的最大化问题,我们作为一个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度,尤其要注重法律的效益性。文章认为法律效益有其广泛的现实价值,法律效益与法律正义有着不中分割的互动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丰独有的法律效益目标。  相似文献   
104.
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生活的社会公共化和制度化程度日趋强化。或者说,它的生存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社会制度资源的供应。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应有利于全体(或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幸福、自由和全面发展。社会正义的现实根基是关照弱势群体,因为社会的发展涵盖了每个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5.
群体性事件是目前我国社会活动中出现的一些超出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是社会关系中出现的一种不协调、不和谐现象,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是社会矛盾的体现和反映。大量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突显社会公平,形成一个公平、合理和有序的良性循环的社会,因此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核心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6.
司法潜规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路上的一只拦路虎,它的形成受到传统法律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它的盛行架空了诉讼程序法律,损害了程序正义,最终使得实体正义难以保障。本文针对司法潜规则的成因、表现提出对司法潜规则的应对之道,即唤醒公民权利意识,强调司法去行政化,促进司法独立,培育程序正义理念。  相似文献   
107.
在关于刑事法律正义输出的诸多环节里,量刑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国家的意志和法律的思考最终很大程度上都要通过量刑来传达给当事人,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预防效果。计算机量刑是一种区别于传统人脑量刑的模式,从其诞生之初,就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思考和争论,莫衷一是。以法理学的角度融入这种思考并对有关盲点予以厘定,从而提出计算机量刑的路径选择,以期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08.
媒体监督对司法公正而言无异于一柄双刃剑。司法公开需要媒体监督的参与,媒体的不当介入极易侵犯司法独立性,损害司法公正的实现。妥善调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司法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对保障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在英美法系国家,一些重大疑难案件中对有罪无罪起决定作用的是陪审团而不是法官。陪审团审判的制度设计初衷在于程序上保障被告人由一般人理性审判,这种理性是在法律框架内对僵硬的法律本身的超越。凭借着一群不懂法的人的合理怀疑,纠正机械的诉讼程序和证据所可能带来的弊端,从而能够保障被告人乃至每一个公民的人权,实现法律的终极价值——正义。  相似文献   
110.
吴宗亚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70-174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部分,重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民办学校教师经济与政治地位,规划民办学校教师职业发展生涯,有利于发挥他们投身教育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