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86篇
系统科学   74篇
丛书文集   377篇
教育与普及   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1篇
现状及发展   10篇
综合类   66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502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607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57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从改革开放到加入WT0,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也越来越快,而与发达国家比较在科技与教育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我们在借鉴、学习国际经验的同时,也受到国际的影响,这表现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里的观念变革、结构调整、院校合并及人才培养之中。作者认为,国际影响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参照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权曾一度为政府所控制,社会力量很少能够参与到高等教育管理中来。公共行政领域的治理理论,为社会参与高等教育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社会参与,不仅有待于社会力量的积极发展和完善,而且政府和高校也要主动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管理。  相似文献   
13.
论数学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史对数学教育有多方面的作用.提出了数学史可以在优化教学过程、培养科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科学方法、树立哲学理念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将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文章分析了中国加入WTO后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研究和探讨了教育应对WTO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爱玲 《菏泽师专学报》2004,26(2):91-94,97
问题探究学习突出在“探究”中重视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学会学习.创设情境,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实验交流是提高探究能力的有效措施.实验表明,问题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再创造学习”能力,体现人文精神,使兴趣、发现、合作、创新的现代教育理念得以渗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引发的问题入手,提出了高校应积极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主要有: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育改革;调整专业结构;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等。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等教育职能取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职能由原来单一的 教学职能发展到今天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种职能。在职能扩展的同时,高等教育职能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从宗教化、神学化、精神化到世俗化、物质化、实用化的转变,这种取向上的变化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但在目前高等教育职能价值取向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只有纠正这种取向上的偏差,高等教育才能全面地完整地发挥自身的职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络环境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探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现代高职教育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分析了高职图书馆网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高职图书馆网络服务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的含义,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绩效管理实施的因素,并提出了实施绩效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出发,指出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程整合的目标,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数学课程的特征,介绍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阐述信息技术与高职数学课程整合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