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9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43篇 |
教育与普及 | 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1095篇 |
自然研究 | 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78篇 |
2010年 | 39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84篇 |
2006年 | 55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44篇 |
2003年 | 57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九顶山自然保护区有25种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所列的珍稀濒危植物,包括2个濒危种,10个渐危种,13个稀有种,其中1级保护植物2种,2级保护植物12种,3级保护植物11种.这些珍稀濒危植物在园艺、药用、理论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区系分析表明本区珍稀濒危植物多发生于第三纪以前,温带性质显著,中国特有成分占优势,和华中及青藏高原植物区系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2.
对河南省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的蚁科昆虫进行系统采集和整理,共采集标本500余号,经鉴定有5亚科25属63种,其中5种未定名。为保证区系分析的准确性,对已定名的58种蚁科昆虫的种类组成和区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切叶蚁亚科和蚁亚科为该地区的优势亚科;在世界蚁科昆虫区系共有3个分布型,在中国昆虫地理区共有19个分布型。该区蚁科昆虫区系具有典型的东洋界特征,且与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及西南区4区相互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3.
204.
夷平面研究作为一个永远年轻的课题,在经过1890~1910年和1950~1970年两次研究高潮以后,目前再度成为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热点,正在酝酿着第三次研究高潮.本文在形态分析、构造分析和相关沉积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嵩山山顶古平坦面是早第三纪晚期形成的夷平面,它可与华北以及全球陆地同期的地形面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05.
赵兵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86-91
详细描述了米仓山南缘奥陶系剖面。将该区奥陶系划分为湄潭组、宝塔组和龙马溪组三个岩石地层单位,并探讨了其空间变化规律,同时根据生物组合特征建立了四个生物带,发现了Hirnantia-Kinnela组合带的存在。拟定后的龙马溪组为一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的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206.
采用区系分析法、GIS技术及生物地理学研究方法,对山西省棘蝇亚科Phaoniinae昆虫进行区系特征分析及物种分化趋势研究。在所发现的山西省棘蝇亚科Phaoniinae昆虫2族4属92种中,从其区系构成来看,山西特有种和中国其他地区特有种分别占该地区已知种的36.96%和30.44%,二者合计占总数的67.40%,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古北界种,占总数的13.04%。尚有部分典型的东洋界种的渗入。分析了该地区该类昆虫区系构成的特点,讨论了特有种物种分化的趋势。结果表明山西省棘蝇亚科昆虫物种的丰富、多样、特有性及物种分化剧烈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7.
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内居民传统生活方式、建立保护区后给居民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及如何解决自然资源保护与发展经济的矛盾等方面,探讨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8.
Lower Cambrian yolk-pyramid embryos from Southern Shaanxi, Chin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CambrianexplosioniswidelyacceptedasthesuddenappearanceofnumerousbilateriananimalphylaatornearthebeginningofCambriantime[1,2 ] .The 5 30 million year oldMaotianshanShalefaunacontainstheoldestgoodwhole bodyfossilsofbilateri ans,documentinganincreasingnumberofpresent dayanimalphyla[3,4 ] orsubphyla[5] (evenincludingvertebrates[6~ 8] aswell)knownfromLowerCambri an .ThebeginningoftheCambrianperiodisdatedat5 43millionyearsago ,whenthefirstlargeandelabo ratefossilburrowstogetherwiththemicrosco… 相似文献
209.
为了解铜尾矿复垦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变化规律,采用野外模拟试验,对安徽省铜陵市林冲尾矿复垦地外围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下微型生境内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582只,隶属于2门9纲10目32科.结果表明,铜尾矿复垦地外围微型生境试验地与外围对照样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相似系数S表明铜尾矿复垦地不同处理方式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相似程度较高.通过对比不同时间序列下的土壤理化性质,p H值和有机质明显降低,碱解氮和有效磷从复垦地初始值到外围灌丛地、林地试验地,数值不断增加,而速效钾呈减少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动物类群数与土壤容重有着显著的正相关(P0.05),而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与土壤有机质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P0.01).由此可见,铜尾矿复垦地及其外围自然生境土壤动物群落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为外围林地和灌丛地土壤动物迁入铜尾矿复垦地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210.
【目的】了解中国苏北沿海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特征,为该地区土壤动物系统研究以及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手拣法和干漏斗法,对苏北沿海3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杨树人工林、杨-农复合林、农田)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土壤动物群落在杨树人工林、杨-农复合林、农田中均以蜱螨目(Acarina)、弹尾目(Collembola)动物为优势类群,占全部捕获量的82.48%,是组成该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的主体; 土壤动物个体数量随季节呈现一定规律性,即夏>秋>春>冬; 土壤动物垂直分布上,表聚性明显; 在群落多样性方面,杨树人工林土壤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杨-农复合系统土壤动物的丰富度(Margalef指数)最高,而农田土壤动物的Simpson优势度最高,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最低。【结论】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影响了土壤动物的组成与多样性特征,复合经营和适度干扰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但是人为干扰强度较大时,会降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