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91.
英语中所有格和of结构已经是广大英语学习者熟悉的语言现象了。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也得出不少结论。然而,对此现象的语料库研究却是少之又少。应从语料库语言学的角度探讨英语书面语中的所有格和of结构,特别是修饰语的词性和短语结构的语义关系对此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2.
提到毛泽东诗词翻译,“北有许渊冲,南有赵甄陶”。文章从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两大方面,分析探究许渊冲和赵甄陶这两位翻译学界泰斗的译文,发现翻译毛泽东诗词时,选择直译还是意译,不仅与原语中是否有与译入语相关表达方式有关,更与其他文化因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3.
国内外轨道交通电磁兼容标准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都制定有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的相关标准,如欧洲标准EN 50121-X系列,国际标准IEC 62236-X系列,国际标准IEC 60571,日本标准JIS E5006,以及国家标准GB/T 24338.X系列等.相比于欧洲,我国轨道交通电磁兼容标准体系形成较晚,也不够完善.本文对目前国内外现行的轨道交通电磁兼容标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通过对比国内外标准体系的差异,探讨分析我国现行轨道交通电磁兼容标准系列需要补充或改进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4.
语言学的一般理论主要是在研究、分析印欧语系语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没有很好地概括到汉藏语系尤其是汉语的研究成果和材料 ,和汉语语言学研究难免是会有所脱节的。而《语言学概论》作为普通语言学的一门基础理论课自开设以来 ,在教学实际中一直存在着不少的意见和问题。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 ,就《语言学概论》这门课该讲什么 ,不该讲什么 ,如何把语言学的一般理论和汉藏语系的语言特别是汉语的实际相结合 ,如何吸收国外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及如何安排和进行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等问题作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5.
孟庆莉 《科技信息》2009,(23):I0143-I0143,I0180
语言学流派这门科学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历史时期的流派都有着自己的理论观点,但有的流派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简评着力于此书对过去语言学流派书籍的重新审视及提出的一些新方法、新观点,以期对《现代语言学流派概论》一书作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6.
197.
在世界语言学史上 ,19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写下了辉煌的章节。而在历史比较语言学一个世纪波澜壮阔的发展中 ,它在19世纪后半叶以青年语法学派为先锋的范式突变 ,揭开了语言科学崭新的一页。本文系统地研究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范式革命的内涵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8.
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的哲学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式语言学家的研究范围是有限的 ,重点在于对语言能力的研究 ,同时对语言运用方面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并将其上升到语用能力的高度 ,认为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的研究是互相支持的 ;认知语言学强调在语言运用的基础上构建语法模型 ,这是对形式语言学的一个补充 ,但从根本上说 ,认知语言学没有构成对形式语言学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9.
林语堂先生的论作《研究方言应有的几个语言学观察点》发表于1924年。其中所倡导的现代方言学观可概括为“独立观、系统观、递变观、科学观”。融汇东西方的智慧、对祖国语言文化的挚爱是其产生的思想基础,该方言学观对现代方言学研究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0.
龙、凤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其意象的多变,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龙凤文化意象进行探究,不仅加强了其科学理据性,更为龙凤文化的探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从隐喻的视角,辅之意象图式理论,对龙凤文化意象进行科学合理的认知阐释,能够科学客观地溯源龙凤文化源流,进一步地剖析“龙”“凤”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