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0篇
  免费   824篇
  国内免费   376篇
系统科学   251篇
丛书文集   153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45篇
现状及发展   71篇
综合类   6915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5年   53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336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99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含碳纳米管悬浮液的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水中加入碳纳米管制备了含碳纳米管悬浮液(纳米流体),研究了几种典型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及乳化剂OP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静置和离心分离等手段研究了其稳定性,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未加表面活性剂时碳纳米管不能均匀地分散到水中,而添加了表面活性剂的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能够稳定存在数月,而且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存在一个最佳值,此时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最好.在3种表面活性剂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乳化剂OP作为分散剂时碳管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992.
本文提出了一种线性时变系统的模型辨识方法,在系统有完全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先求出系统的状态响应矩阵,再解一类广义瑞利商的最小化问题估计出系统的转移矩阵,第二部分讨论了线性时变系统出现不确定非数量干扰时,用最小二乘法来辨识模型的方法,末一部分讨论了第二部分辨识的线性系统在二次型指标下的最优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993.
在探讨乳状液膜法提取废水中柠檬酸的基础上,建立了恒界面状况下的非稳态平板传质模型,经过合理假设,推导出易于求解的拟稳态平板传质模型;利用恒界面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拟合了拟稳态平板传质模型。  相似文献   
994.
建立了等截面纵横弯曲梁的分布传递函数求解模型。这种模型可以适应复杂的边界条件和外力情况,表达公式形式简单规范,便于计算机编程处理。对于复杂系统,根据外力和约束的情况,将其分成多个子系统,并依照分布传递函数方法分别对每个子系统进行处理,借助有限元方法,建立整个系统的平衡方程,最后得出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995.
螺旋盘管及螺旋套管换热器因其优越的结构特性和高效的换热效率,在制冷、空调、热泵、化工等领域内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水在这类换热器中的对流换热与压降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文中对水在4种不同结构参数的螺旋盘管换热器内的换热及压降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工况范围:Re为4 000~9 000,水的体积流量为200~350 L/h,加热功率为80~350 W.实验结果表明:水的平均换热系数与压降均随Re的增加而增大,相同Re时,最大平均换热系数出现在SC型螺旋盘管中,这是因其最小的弯曲半径所致; 水在BE型螺旋盘管内的压降最大,SC型次之,这是因管长与弯曲半径共同影响所致。平均换热系数随加热功率的增加而增大,相同加热功率时,水在SC型螺旋盘管中的换热系数最大,BE型始终大于SE型,而BC型随水流量的不同而异。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螺旋盘管的换热强化作用随Re增大而逐渐减弱,在4种螺旋盘管中,SC型具有最佳的换热强化效果,这一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研究结论为螺旋盘管及螺旋套管换热器在诸多领域内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模糊优选保序条件及其在防洪调度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的权敏感性质,利用微分方法导出了模糊优选模型的权扰动方程,进而给出了保持方案相对优属度序列不变的保序条件和易序条件.将其应用于水库防洪调度方案优选中,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997.
依托在高填方夯实地基上进行的桩侧负摩阻力现场试验,根据负摩阻力测试结果,提出考虑固结效应的高填方夯实地基桩侧负摩阻力计算方法。该方法对高填方地基强夯加固区与非加固区分段进行侧摩阻力计算,采用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计算桩侧土沉降,反映固结效应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利用土-混凝土界面直接剪切试验得到桩土荷载传递函数,反映桩土相对位移对侧阻力发挥程度的影响,采用有限差分法求得计算公式的数值解,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推导的公式计算的桩侧负摩阻力沿深度的变化趋势与现场试验测试结果一致,现场实测桩侧负摩阻力值约是理论计算值的1/2,工程应用时可将理论计算的桩侧负摩阻力值乘以0.5的折减系数。  相似文献   
998.
水在水平管束管外池沸腾传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水在水平管束管外池沸腾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沸腾换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及沿管排高度变化的规律和内在机理.由实验结果发现:管束中各排测量管的沸腾换热系数明显高于单管池沸腾的情况;管束沸腾时存在管束效应,即随管排位置增高,起始沸腾点提前,沸腾曲线上移,沸腾换热系数增大;这种管束效应在部分核态沸腾时较强,而在充分发展核态沸腾时较弱;管束池沸腾的强化传热应归因于“滑移汽泡”及“诱发自然循环对流”机制.此外,还得出了管束池沸腾换热系数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999.
横流塔由于气水对数平均焓差较小。故在同参数下冷却数较逆流塔大,通常设计中电耗约高46%左右。本文从分析气流在填料中流态出发,探讨填料的相对凸起、风速与传质强度、能耗及投资间关系。由于在一定冷却数下,填料体积与传质强度成反比,前者与塔投资有关,后者当填料间距远小于其长度及高度时,可近似认为仅与填料形状及风速有关,即与能耗有关,故按投资回收期来选择填料形式并决定经济风速才是合理有效的节能方法。样塔提供较原塔节能65.7%的实例。本文亦可供膜式逆流塔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一种求解动边界问题的有限单元-有限差分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二维动边界着手,将在动边界上应满足的能量平衡条件——非线性边界条件从数学模型中分离出来,然后用有限元法求解区域上的温度分布,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大型的非线性方程组,减少了计算工作量,提出了求解动边界问题的有限元-有限差分法。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分别给出了一维和二维动边界问题的数值结果,并与分析解或其它研究者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