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针对金属设备表面发生凝露问题,提出在金属表面涂覆硅胶干燥剂的技术方案,通过硅胶被动吸湿防止凝露产生.通过构建实验系统,用发生凝露的时间参数t表征此措施的防凝露效果.实验表明,涂覆硅胶干燥剂可延长t,当金属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对应环境的露点温度越低,防凝露效果越好;当露点温度一定时,金属温度越高,防凝露效果越明显.进一步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对涂覆干燥剂金属样片的凝露过程进行分析,并计算了水蒸气扩散系数,其大小影响凝露发生的时间.结果表明,扩散系数与环境的水蒸气分压及硅胶自身温度有关.当硅胶温度相同时,水蒸气分压越小,扩散系数越小;当水蒸气分压相同时,硅胶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小,发生凝露所需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72.
湿法脱硫系统中应用蒸汽相变技术脱除细颗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在脱硫塔进口烟气、塔内脱硫液进口上方添加适量蒸汽等措施,在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中进行了利用蒸汽相变原理高效脱除细颗粒的试验研究.考察了采用CaCO3, Na2CO3, NH3·H2O等3种不同脱硫剂时,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性能及其脱硫剂、蒸汽添加量、液气比(体积比)、脱硫塔进口气液温差等的影响,并进行了添加蒸汽和喷雾化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形成无机盐气溶胶细颗粒,采用CaCO3, NH3·H2O脱硫剂时,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效果明显差于Na2CO3脱硫剂;在WFGD系统中应用蒸汽相变原理可显著促进细颗粒的脱除,在蒸汽添加量为0.05 kg/m3时,细颗粒数浓度脱除效率可增至60%~70%以上;液气比的影响与脱硫塔内是否存在蒸汽相变有关;提高脱硫塔进口气液温差有利于细颗粒脱除;烟气温度较高时,利用雾化液滴的蒸发替代添加蒸汽也能显著促进细颗粒的脱除.  相似文献   
73.
通过邻甲酰苯甲酸在碱性条件与丁酮发生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经酸化环合合成了3-(2’一氧代丁基)异苯并呋喃-1(3H)-酮。  相似文献   
74.
在分析现有的冰箱毛细管主要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冰箱毛细管实际应用情况,建立了冰箱回热毛细管六段流阻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回气管与毛细管回热长度以及毛细管进出口截面突变的影响,并对冰箱回热毛细管在三种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冷凝温度、蒸发温度、以及毛细管相对位置对毛细管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冷凝温度对回热毛细管内的制冷剂流动特性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5.
二苯基乙烷的合成及高性能电容器油的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孔全氟磺酸树脂作催化剂,苯与乙醛缩合生成1,1-二苯基乙烷,后者与单苄基甲苯掺配的油的理化电气性能与日本SAS-40油相同.通过回归正交优化实验,获得了缩合反应的最优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10.05%,苯与乙醛的摩尔比8.00∶1,在回流温度下反应2.42 h.在最优工艺条件下,1,1-二苯基乙烷的收率达64.94%.  相似文献   
76.
在系统温度为30℃时,对纯工质R12、R152a及五种R22组分浓度配比下R22/R152a非共沸混合工质,在水平单管外凝结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在五种R22组分浓度配比下R22/R152a混合工质的管外凝结换热系数均低于纯质R152a,但高于纯质R12;(2)对于光管,R22/R152a管外凝结换热系数是纯质R12的1.34 ̄1.43倍。低助管为1.15 ̄1.35倍、双侧强化  相似文献   
77.
卟啉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是一类极具潜力、环境友好的光电转换材料而成为国际上人们研究的热点,3,4-二芳基吡咯作为构建该卟啉类化合物的中心体,其合成方法的研究很少。本文以亚氨基二乙酸为原料,经酯化和酰基化2步反应得到N-乙酰基-亚胺基二乙酸二甲酯,再将得到反应物在甲醇钠溶液中与二芳基乙二酮发生缩合反应得到3,4-二芳基吡咯-2,5-二甲酸,最后将3,4-二芳基吡咯-2,5-二甲酸在乙醇胺中回流脱羧制得3,4-二芳基吡咯,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得以确证。该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产率较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78.
以1-苄基-3,5-哌啶二酮1为起始原料,通过与邻氨基苯甲醛缩合得3-氮杂吖啶酮2,继续与靛红进行Pfitzing反应给出喹啉并氮杂吖啶3;二酮与α-萘胺和对氯苯甲醛的缩合反应。合成了10-氮杂-7-对氯苯基-六氢苯并[C]吖啶酮4,再经脱氢反应生成10-氮杂-7-对氯苯基-四氢苯并[C]吖啶酮5,并讨论了部分化合物形成的反应机理,所合成的新化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元素分析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79.
In order to study how deep we can reduce the temperature of exhaust flue gas, an experiment focusing on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ash deposition and acid condensation on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eat exchanger was carried out in a 300-MW boiler unit. An annular tube was inserted into the flue gas duct between the air preheater and th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The water with given temperature firstly entered the inner tube and then flowed into the outer tube at the end of the inner tube. It is found that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drops sharply at fixed temperature range under given coal quality. The turning temperature is defined as the engineering acid dew temperature (EADT). When the inlet water temperature is under the EADT, ash sticks to the tube and is difficult to blow off, and thus the flow resistance rises. Furthermore, the corrosion can be observed obviously. From the point of economy and reliability, EADT is the limitation for flue gas heat recovery. The EADT is at least 30 ℃ lower than ADT calculated by traditional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equations.  相似文献   
80.
以膨润土为载体固载浓硫酸、浓磷酸,制备了两种固体酸,产物经IR表征,并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了酸的含量.将其用于催化环己酮与芳醛的羟醛缩合反应,分别得到5个相应的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结果表明,该反应条件简单,反应时间短(60150 min),产率高(73.5%150 min),产率高(73.5%88.2%),催化剂用量少(0.4 g),是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