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73篇 |
免费 | 260篇 |
国内免费 | 67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72篇 |
丛书文集 | 483篇 |
教育与普及 | 4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1篇 |
现状及发展 | 64篇 |
综合类 | 8701篇 |
自然研究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46篇 |
2022年 | 86篇 |
2021年 | 106篇 |
2020年 | 118篇 |
2019年 | 81篇 |
2018年 | 93篇 |
2017年 | 119篇 |
2016年 | 126篇 |
2015年 | 186篇 |
2014年 | 376篇 |
2013年 | 281篇 |
2012年 | 449篇 |
2011年 | 451篇 |
2010年 | 391篇 |
2009年 | 496篇 |
2008年 | 449篇 |
2007年 | 628篇 |
2006年 | 599篇 |
2005年 | 510篇 |
2004年 | 445篇 |
2003年 | 390篇 |
2002年 | 362篇 |
2001年 | 341篇 |
2000年 | 311篇 |
1999年 | 284篇 |
1998年 | 248篇 |
1997年 | 243篇 |
1996年 | 218篇 |
1995年 | 203篇 |
1994年 | 194篇 |
1993年 | 186篇 |
1992年 | 160篇 |
1991年 | 150篇 |
1990年 | 140篇 |
1989年 | 129篇 |
1988年 | 94篇 |
1987年 | 67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为探究城市绿地调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作用,以顺义滨河森林公园绿地为对象,选择硬质铺装为对照,于2022年3—11月,对不同植物群落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风速进行实地监测,以此研究不同植物群落间小气候及人体舒适度的改善提升效应。结果表明:春季降温效果最好(2.74℃),其次是夏季(2.05℃),一天内在14:00前时段降温效果最为显著;夏季增湿效果最高(6.88%),其次是秋季(5.62%);在减弱风速效果中春季幅度最高(0.2 m/s),其次是夏季(0.07 m/s),上午时间段内减弱风速程度较大。春夏秋三季均能不同程度提高人体舒适度,其中夏季最高(1.54),其次是春季(0.54),夏季全天及春季、秋季的12:00—14:00时间内可为人们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可见植物群落优化提升对于提高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均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优化提升、经营管理及市民休闲出行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2.
三维魔方模型是研判空间要素多功能优势度分区的量化方法,能够直观表征空间功能的最优组合模式,为精准识别大运河沿线县域国土空间功能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本文以“生态—生活—生产”三生空间功能为切入点,建立大运河沿线县域三生功能适宜性评价体系;基于三维魔方模型提出三生空间范围划定规则;以大运河流域青县段为研究对象,划定三生空间范围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基于三维魔方模型建立的单项功能适宜性和多项功能适宜性组合的三生空间划定规则,划定了大运河流域青县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范围,占比分别为60.46%、33.52%、6.02%。其中生态空间主要分布在大运河两侧,包括550.58 km2的生态功能高适宜和最高适宜空间,是大运河流域良好的生态本底;48.23 km2生活、生产功能中适宜、低适宜和不适宜空间,是大运河流域未来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该研究成果丰富了“三生”空间范围划定的方法与技术手段,为大运河流域国土空间治理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3.
为探讨蓝绿基础设施(Blue-Green Infrastructure,BGI)碳汇服务功能有益于指引城市碳中和目标建设,本研究以广西北部湾海岸带城市为例,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法、连通性分析法以及电路理论,构建蓝绿基础设施碳汇网络,讨论对应的固碳增汇对策。结果表明:2020年研究区蓝绿空间碳汇总量为735 524.09 tC·a-1,其中绿色空间碳汇总量为588 680.06 tC·a-1,蓝色空间碳汇总量为146 844.03 tC·a-1,单位面积碳汇量“蓝”高于“绿”;共提取63个碳汇源地斑块,20个核心源地斑块,绿色空间核心源地总面积为6 814.31 km2,蓝色空间为899.05 km2,核心源地主要分布在东西两侧及南部沿海地带;共提取出24条生态廊道,绿廊共长122.21 km,蓝廊为52.75 km,呈环状分布,中南部地区分布较密,连通性强。本研究结果可为“碳达峰与碳中和”(简称“双碳”)背景下海岸带城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34.
MIMO雷达子阵级m-Capon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雷达虚拟阵列孔径大,典型的降维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TAP)方法--m-Capon法无法适用的问题,对子阵级m-Capon法进行了研究,并与相应的相控阵雷达3-Capon方法进行了比较。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处理器维数相同时,子阵级3-Capon方法性能明显提高,但非主杂波区误差鲁棒性差;子阵级1-Capon法在非主杂波区性能明显提高,但主杂波凹口太宽。在实际应用中,可综合运用两种方法对主杂波和非主杂波区分开处理,为工程实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5.
36.
针对临近空间慢速平台SAR轨迹运动偏差的空变性进行了分析.在二维频率域利用系统传输函数(STF)和变尺度傅里叶变换(SCFT)处理算法有效补偿了距离迁移和关于快时间波数的高阶相位,指出在运动补偿过程中,可将轨迹运动偏差分解成空不变项和空变项.在二雏频率域,结合一阶、二阶运动误差补偿的方法,提出了临近空间慢速平台SAR结合运动补偿的SCFT处理算法.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本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7.
提出了针对概率分布参数时变的样本空间的参数估计问题,由于一般的聚类和EM算法等参数估计方法是针对概率分布时不变的样本空间的问题所采用的。因此,对于概率分布时变的样本空间而言,这些方法均不能有效、准确地估计实时变化的样本参数。通过构建动态贝叶斯网,利用先验和后验的知识进行预测和滤波,结合贝叶斯增量式学习方法并充分利用了其学习所获得的样本空间概率模型变化演进的规律,这样可以较准确、平滑地学习实时概率模型及其分布参数。 相似文献
38.
基于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动态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提出了一种基于递归神经网络的实时路径规划方法。利用神经网络表示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每个神经元都只有局部侧连接。目标点位置神经元具有全局最大的正活性值,该活性值通过神经元之间的局部侧连接逐渐衰减地传播到整个状态空间,障碍物及其周围区域神经元活性值则被抑制为零。目标点全局地吸引机器人,障碍物局部地将机器人推开实现避障,从而能够在动态环境下产生最优规划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39.
Xiao Hailin Author Vitae Nie Zaiping Author Vitae Author Vitae Ouyang Shan Author Vitae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英文版)》2008,19(4):679-682
The space time spreading, superimposed training sequences, and space-time coding are used to present a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MIMO) systems model, and a closed-form of average error probability upper bound expression for MIMO correlated frequency-selective channel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ference (co-channel interference and jamming signals) is derived. Moreover, the correlation at both ends of the wireless link that can be incorporated equivalently into correlation at the transmit end is also derived, which is significant to analyze space-time link algorithm of MIMO systems. 相似文献
40.
Space time trellis coding (STTC) techniqu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achieve both diversity and coding gains i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fading channels. But with more transmit antennas STTCs suffer from the design difficulty and complexity increas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 scheme, named parallel concatenated space time trellis codes (PC-STTC), to achieve the tradeoff between the performances and complexity of STTCs for a large number of transmit antennas. Simulation results and complexity comparison a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and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scheme over conventional schemes in fast fading channels in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regions. And an EXIT (extrinsic information transform) chart is given to analyze the iterative converge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t shows that PC-STTC has better iterative convergence in low SNR regio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