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44篇
教育与普及   2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01.
在众多的湿陷性黄土路基加固的施工工艺中,水泥挤密桩是一种相对比较经济和可靠的施工方法,在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的路基基床施工中应用比较成功,文章通过分析其加固的机理和其在试验段的成果说明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可行性,这对其在客运专线路基处理施工的成功应用和推广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2.
黎志恒 《甘肃科学学报》2003,15(Z1):131-134
根据对甘肃兰州的皋兰山滑坡降雨入渗试验研究取得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降雨强度下,黄土滑坡体接受降雨入渗的能力及和雨水扩散运动特征、黄土滑坡的变形特征及蠕变强度,研究了地表水不同入渗量对黄土滑坡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203.
刘秀香 《山西科技》2007,(5):140-142
文章通过对某电厂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方案比较,提出了几种适宜某电厂主厂房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方案。通过分析比较,确定选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相似文献   
204.
对兰州原状黄土、重塑黄土进行了室内三轴试验,运用损伤力学的观点引入结构性损失系数mσ,并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含水量和围压对兰州黄土结构性的影响,得出兰州黄土的结构性损失系数mσ与影响黄土结构性因素的变化规律,为黄土的结构性研究及实际工程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5.
湿陷性黄土地区倾斜建筑物的膨胀法纠偏机理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根据孔隙挤密原理推导的生石灰桩使用量的计算理论,详细地阐述了采用模型试验实现该理论的方法,将模型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理论的正确性,使得该理论更加合理与完善,从而验证了湿陷性黄土地基上采用膨胀顶升法纠偏加固危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6.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粗颗粒组分的气候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和黄土处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交合处,对气候反映较为敏感,有比其它黄土更高的气候分辨率,将民用黄土各粒径组分含量变化与磁化率曲线对比,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发现: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30μm的粗颗粒组分可以作为较敏感的东亚冬季风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207.
黄土湿陷性质的微观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分析研究了黄土的微观结构与其湿陷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微观照片的分析,把土中孔隙按大小划分为4种类型,按照颗粒的徘列形式又可划分为架空孔隙、镶嵌孔隙和粒内孔隙,其中架空孔隙是造成黄土湿陷的基本原因。而不同孔径的孔隙对黄土湿陷性的影响是不同的,孔径20μm可以作为一个区分的标准,孔径大于20μm孔隙含量的增加会使湿陷性增高。  相似文献   
208.
扶风黄土台塬全新世多周期土壤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陕西扶风新店村剖面的土壤学和地层学研究,以及磁化率、全铁和粒度成分分析,认为:周原黄土台塬表面完整的土壤剖面表现为多期发育的复合土壤,是由于全新世季风气候变化,导致以风尘堆积占优势的成黄土期与生物风化成壤占优势的土壤发育期相互更迭造成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农业耗作是下层古土壤(SO^2),其主要发育时代为8500-6000aB.P,青铜器时代先周文化时期的耕种土壤是上层土壤(SO^1),其发育时代是5000-3100aB.P.,这个发育良好的复合土壤又被黄土层(L。)所埋藏覆盖,因而就成为古壤;黄土(L。)是过去3100多年来以降尘堆积为主形成的,它在堆积增长的同时被不断地耕种利用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209.
应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用于黄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模型,并以宝鸡峡引渭渠道左岸高边坡为实例,对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计算方法相比,神经网络方法具有准确率高,自学习,自适应性强和容错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10.
第四纪中晚期以来临汾盆地中发育了五级冲湖积台地或阶地。地貌沉积阶段性发育的特点反映出临汾古湖在这一时期曾经历过多次收缩的变化。根据上覆冲湖积台地或阶地的最老黄土古土壤序列,我们发现在S8的早期(年龄0.75MaBP),S5的早期(年龄0.50MaBP)和S1的早期(年龄0.13MaBP),盆地中发生了三次大幅度的湖退;在L1SS开始发育时(年龄52kaBP),汾河发生了一次强烈下切,形成了T2阶地。从影响湖盆变化的因素分析,构造抬升是导致三次大幅度湖退的根本原因;气候变化是T2阶地的致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