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3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脑组织缺血半影区细胞超微结构及突触小泡蛋白(synaptophysin, SYN)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用90只SD成年大鼠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术后24 h随机分成卒中训练组、卒中未训练组,假手术组大鼠只暴露分离血管、神经.卒中训练组大鼠每天予以抓握、平衡、旋转等训练;卒中未训练组则置于普通笼内饲养,除可自由进食与自主活动外,不予以任何针对性训练,并分别在造模后3、7、21及35 d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半影区SYN免疫阳性产物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SYN蛋白表达含量的变化,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造模后3 d,神经功能评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造模后7、21和35 d,卒中训练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均优于卒中未训练组(P<0.05).在细胞线粒体、核和粗面内质网等超微结构方面,卒中训练组亦多于未训练组;在造模后3和7 d时,卒中训练组、未训练组和假手术组SYN蛋白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卒中训练组SYN蛋白的表达则在21和35 d时均明显多于卒中未训练组和假手术组(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提高脑梗死大鼠平衡、抓握与行走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线粒体等超微结构,上调脑组织缺血半影区SYN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2.
奥扎格林钠治疗早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奥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在临床选取早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丹奥对照组只用常规治疗。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丹奥治疗早期脑梗死,两周后评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奥治疗早期脑梗死,疗效明显,未发现不良反应,可作为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主要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3.
 为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左室重构(LVRM)大鼠自由基损伤和心肌细胞形态学改变的作用, 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AMI模型,术后24 h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连续4周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和PNS低、中、高剂量,观察PNS和福辛普利对病鼠血清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肌红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及心肌细胞形态病理结构和心脏指数改变等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PNS与福辛普利均能显著改善病鼠左室心肌细胞形态结构病理改变及心脏指数(P<0.01),显著降低MDA、CRP、CK-MB与cTn-I、提高GSH-Px活性(P<0.01~0.05),高剂量PNS可明显降低NO含量(P<0.05)。可见PNS可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病鼠心肌细胞的病理损伤,增强抗氧化,具有抑制心肌肥大与改善心室重构心肌细胞形态学结构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认知应激过程中个体差异与脑梗死后抑郁的关系.方法:以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将11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测评后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然后分别对两组进行生活事件量表(LE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A型行为类型评定量表的测评,来评定在整个认知应激过程中各因素对脑梗死后抑郁的影响.结果:患者在认知应激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对脑梗死后抑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对脑梗死患者的应激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的关注对防治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5.
为观察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对心肌梗死大鼠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生成素Ang1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Tie2信号通路的表达影响。通过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复制成功后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以对应药物灌胃4周。观察大鼠一般生活状态,并分别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试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结构和VEGF、Ang1、Tie2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模型组心肌结构紊乱伴有炎性侵润,VEGF、Ang1和Tie2蛋白表达较假手术对照组有所增加(P<0.05);低、中、高剂量组随着药物浓度梯度增加,心肌结构逐渐规整,内皮细胞完整、新生血管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可见黄芪、丹参配伍提取物可以上调心肌梗死大鼠VEGF、Ang1和Tie2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16.
东菱克栓酶治疗早期脑梗死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脑梗死应用东菱克栓酶溶栓,因其显效率高(93%以上)、无明显 副作用、使用方便、疗程短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被临床重视和患者接受。介绍60例脑梗死病人应用东菱克栓酶溶栓治疗的经验、体会、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使用方法,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7.
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存在着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而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参与了再灌注损伤和炎症反应,其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8等)、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等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炎性细胞因子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加受到重视。研究炎性细胞因子及炎症反应对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可能为脑梗死的防治带来收益。本文就部分炎性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理化性质及其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8.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血流灌注成像不仅可以超早期诊断脑梗塞,明确缺血部位,范围,估计缺血半暗带的大小和鉴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特殊磁共振序列还可以确诊早期颅出血,有助于溶栓对象的筛选和预后的判断。为溶栓治疗提供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9.
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41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9人,实验组72人,实验组按照制定好的临床快捷护理路径救治病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方法救治病人.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至行溶栓治疗或急诊行冠脉内介入治疗的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按照临床快捷护理路径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0.
电刺激小脑顶核下调缺血心肌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预先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分别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或小脑顶核毁损(FNL)技术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法建立大鼠实验模型。实验分组:①MI组,单纯结扎LAD;②FNS MI组,即先FNS,后结扎LAD组;③FNL FNS MI组,即毁损小脑顶核后电刺激小脑顶核部位,再行LAD结扎组;④假手术组(Sham组),仅在LAD下穿线不结扎。各组按结扎LAD后的时程又随机分为1、7、21d3个时间点进行研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RT-PCR)心肌梗死区(IZ)与非梗死区(NIZ)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MI后TNF-α、IL-β和IL-6mRNA表达不论在IZ还是NIZ均明显增加,其中以冠状动脉结扎后第7d最明显。经FNS预处理后,上述细胞因子在MI后各时间点的表达明显下降;提前毁损小脑顶核后再给予电刺激则无以上作用。研究证实,FNS可下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mRNA的表达。因此,FNS很可能发展成一种使MI患者受益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