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16篇
综合类   16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提出一个新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催化/引发体系,将该体系应用于甲基丙烯酸丁酯的聚合反应,所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1.3〈-/Mw/-/Mn〈1.4)聚合物数均分子质量-/Mn与单体转化率呈线性关系,此体系以结构简单的二氯甲烷为引发剂,以物质的量比为1:2的四水合氯化亚铁与三苯基膦的反应产物作催化剂,同时还分别对以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为引发剂时甲基丙烯酸丁酯的聚合反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2.
以氨甲酰类氮氧方酸1和(N-脂肪基)氮氧方酸正丁酯4为原料,分别与芳伯胺和脲类化合物反应,实现了不对称取代的方酰胺6a-61,7a-7c和异方酰胺3a-3s的合成,共得34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的共同特点是分子中都含有生理活性的脲基片段。  相似文献   
33.
以丙烯酸丁酯(BA)和含氢硅油(PHMS)为原料,制得了兼有二者性能的丙烯酸丁酯改性硅油.用FT-IR和1H-NMR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构.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聚合物黏温性能、表面性能与PHMS含氢质量分数和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PHMS的含氢质量分数对聚合物性能影响比其黏度的影响显著,且PHMS含氢质量分数和黏度越小,聚合物的性能越佳;在PHMS含氢质量分数为0.130%,黏度为15.5 mm2/s时,产物的黏度指数(VI)为414,黏温系数(VTC)为0.61,表面张力(ST)为22.0 mN/m;二元回归方程有效地预测了聚合物的VI、VTC和ST的值.  相似文献   
34.
SnCl4·5H2O催化合成氯乙酸丁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用SnCl4@5H2O作催化剂合成氯乙酸丁酯,最佳合成条件为正丁醇、氯乙酸及催化剂的摩尔比为210.005,反应时间2.5 h.该方法酯化率为97.5%,收率为93.6%,反应时间短,无腐蚀,无污染.  相似文献   
35.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乳酸正丁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一水硫酸氢钠存在下,从乳酸和正丁醇能合成乳酸正丁酯,当乳酸、正丁醇和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比为1:3:0.002,回流分水2h,酯收率可达98.6%,同时该催化剂能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6.
用高效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样品经甲醇提取过滤后测定,检测波长为280nm,流动相为乙腈.1%乙酸(体积比为45:55),回收率为87.9%~95.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37.
以工业芴为原料,用丙烯酸丁酯为烷基化试剂,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一步反应合成了9,9-双-(丙酸丁酯基)芴;研究了反应物摩尔数、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是:芴与丙烯酸丁酯的摩尔比为1∶8,反应时间为20m in,温度为35℃;以FeC l3为聚合催化剂,合成了可溶性的聚芴衍生物聚9,9-双-(丙酸丁酯基)芴;用DSC、IR、1HNM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8.
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硬脂酸丁酯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乳化剂用量、HLB值、乳化温度及乳化时间对硬脂酸丁酯乳液的影响,确定最佳乳化条件.采用激光粒径分布仪、FT-IR、SEM、DSC表征乳化液形貌、稳定性和相变微胶囊的结构、形貌以及热性能.结果表明:当复配乳化剂的HLB值=11,乳化时间为20min,乳化温度为70℃,乳化剂用量为10%,搅拌速度为4 000r/min,硬脂酸丁酯乳液的稳定性最好,以此乳液制备的微胶囊呈规则球状,结构致密,分散均匀,平均粒径3μm;相变温度为20.4℃,相变潜热为87.81J/g.  相似文献   
39.
设计合成了非氟亲CO2化合物甲氧酰基乙酸丁酯C8H14O4,利用1H、13C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表征其结构,在不同温度(313,333,353 K)和压力(8.3~12.3 MPa)下测试了其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并运用Chrastil半经验模型对溶解度数据进行关联,由Kumar-Johnston理论计算了其在超临界相中的偏摩尔体积.结果表明:甲氧酰基乙酸丁酯在8.3MPa、313K下溶解度高达3.73×10-3mol/L,与理论计算结果相关性良好,平均相对偏差为19.13%,在313,333,353K温度下,其偏摩尔体积分别为-6403.82,-626.70,-308.98 cm3/mol.  相似文献   
40.
氧方酸二正丁酯与芳伯胺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氧方酸二正丁酯(3,4-二丁氧基-3-环丁烯二酮)与芳伯胺反应,因反应条件和伯胺的性质不同而所得产物不同,既可生成单取代产物,也可生成邻位(1,2-位)或对角线(1,3-位)的双取代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