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16篇
综合类   16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稀土氯化物与丁基膦酸二丁酯反应制备了标题络合物Ln(BBP)3(Ln=La,Eu,Yb),测量了络合物4 000~100 cm-1的红外光谱和1 500~100 cm-1的拉曼光谱,对其主要红外吸收和拉曼谱带进行了归属.指认151cm-1的红外吸收带为Ln—O键的伸缩振动带,1 138 cm-1的红外吸收和1 136 cm-1的拉曼谱带为PO2基团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带(aνsPO2),1 088 cm-1的红外吸收谱带为PO2基团的对称伸缩振动带(sνPO2).提出了络合物的每个稀土离子与邻近的三个稀土离子通过双—O—P(C4H9)(O C4H9)—O—桥相连接,形成“双桥二十四元环”多聚网络结构的假设模型.Ln—O键基本上为离子键.  相似文献   
12.
在无溶剂和室温条件下,三溴化1-丁基-3-甲基睐唑([Bmim]Bra)选择性地与1-乙酰基奥-3-甲酸甲酯进行溴化反应,以92%的收率生成1-溴乙酰基奥-3-甲酸甲酯。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选择性好、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胂酸-丁黄药,F203-TBP,F203-水杨羟肟酸,铜铁灵-苯甲羟肟醚等几组混合捕收剂在浮选黑钨和锡石细泥中的协同效果;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这些药剂在单独存在或共同存在或先后加药情况下,在黑钨和锡石表面的吸附量,研究协同效应的机埋,结果表明:协同效应的正、负与各个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能力、可溶性、浓度比及加药顺序等因素有关;当混合捕收剂分子间形成复合半胶团时,就发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乙酯的共聚合作了研究.并采用均聚共混方法制备标准样品,由红外光谱法分别测定标准样品和共聚样品中乙基和羧基的相对峰高。从而测得共聚大分子链节比(摩尔),最后用YBR法求得二元共聚竞聚率,从而判断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组成。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N,N,N′,N′—四正丁基辛二酰胺与硝酸铀酰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下的TG—DTG曲线;并用差热—色谱在线联用技术对该配合物分别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下的热分解行为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对各具体分解步骤逸出气体的成份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处理热分解数据,获得了配合物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水介中焦磷酸锰引发下,普鲁兰/聚丙烯丁酯接枝物合金的制备、组成的控制及接枝共聚反应速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方法对接枝物合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焦磷酸锰是制备普鲁兰/聚丙烯酸丁酯接枝物合金的有效引发剂,控制反应条件可以调节接枝物合金的组成。普鲁兰接枝物合金的耐水性与纯普鲁兰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耐热性和柔韧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7.
乳酸正丁酯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合成乳酸丁酯的新方法 ,以乳酸和正丁醇为原料 ,在甲基磺酸催化下以亚硫酸镁为脱水剂 ,用索氏提取器进行回流合成。应用该方法 ,酯化时间缩短到 3h,收率 97.2 % ,同时对影响收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纳米TiO2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乙酸丁酯,并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酸摩尔比为1.5:1、催化剂用量为0.8g、反应时间为2.5h、带水剂环己烷为10ml时,其酯化率可达95.8%。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9.
乙酸正丁酯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乙酸正丁酯的合成性质及其在工业医疗实验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微乳液共聚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70℃,以过硫酸钾(KPS)和亚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作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进行微乳液共聚合,成功制得了固含量为35%、平均粒径在45nm左右的蓝色半透明微乳液.进一步考察了引发剂及乳化剂用量对微乳液粒子粒径的影响;深入研究了微乳液的粒子形态、粒径大小及其分布和微乳液流变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