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7篇
  免费   667篇
  国内免费   156篇
系统科学   34篇
丛书文集   84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5173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65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分析了墙体裂缝产生的类型及原因,并根据其类型和原因提出了预防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2.
土的破坏准则——考虑中主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就土的破坏准则及其试验研究工作做了一般性讨论.作者根据土的破坏决定于形变能的概念提出了一个破坏准则.在轴对称情况下,它与摩尔—库伦准则是一致的,对于σ_1>σ_2>σ_3的应力状态,强度指标较摩尔—库伦为大,当σ_2=1/2(σ_1+σ_3)时有最大值,sinφ将增大15.5%.  相似文献   
113.
本文报导了银合金和锡磷青铜合金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研究结果:界面的断裂强度不低于银合金的断裂强度,并用Seah的准化学方法计算了复合界面断裂强度,结果表明,界面断裂强度为447.1MN/m~2,略高于银合金的断裂强度,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4.
影响再生混凝土强度几个主要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比普通混凝土而言。影响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更多、也更复杂。研究了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水灰比、水泥强度、砂率、最大粒径和级配。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可供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5.
利用有限元法分别计算了原设计方案和新设计方案两种铜锭模热应力,并且进行了比较,新方案比原方案好,但并不是最合理的,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6.
水泥黄土增强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资料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概括了提高水泥黄土强度有效措施,就水泥黄土硬化和外加剂对水泥黄土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7.
针对弱化缓冲算子作用强度和光滑性问题, 提出缓冲率的概念, 比较了加权调和平均算子、加权几何平均算子、加权算术平均算子、加权平方平均算子、及其多阶算子的作用强度大小; 分析了弱化缓冲算子作用强度与光滑性之间的关系, 并加以实例验证. 结果表明, 对于单调递增序列, 加权调和平均算子、加权几何平均算子、加权算术平均算子、加权平方平均算子的作用强度依次增强, 单调递减时依次减弱; 多阶弱化缓冲算子的作用强度随阶数的递增而增强; 弱化缓冲算子的作用强度与光滑性具有内在一致性, 这为弱化缓冲算子光滑性的大小比较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8.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得分赋分法、逻辑归纳法、比较分析法等对福建省第十三、第十四届运动会少年田径赛成绩进行分析,阐述福建省少年田径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建议,为福建省田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9.
本文通过对地基土抗剪强度在原位和室内测试成果分析对比,发现室内成果与原位指标存在着某种线性关系,为实际工程确定的抗剪强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0.
本文讨论了单体液压支柱设计的优化方法。首先,按重量最轻原则建立了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然后分析了数学模型的解法,并利用电子计算机求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