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07篇 |
免费 | 667篇 |
国内免费 | 15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4篇 |
丛书文集 | 84篇 |
教育与普及 | 2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篇 |
现状及发展 | 12篇 |
综合类 | 51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1篇 |
2023年 | 71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00篇 |
2020年 | 108篇 |
2019年 | 113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153篇 |
2016年 | 168篇 |
2015年 | 206篇 |
2014年 | 242篇 |
2013年 | 189篇 |
2012年 | 265篇 |
2011年 | 252篇 |
2010年 | 175篇 |
2009年 | 232篇 |
2008年 | 178篇 |
2007年 | 238篇 |
2006年 | 231篇 |
2005年 | 204篇 |
2004年 | 198篇 |
2003年 | 173篇 |
2002年 | 168篇 |
2001年 | 169篇 |
2000年 | 138篇 |
1999年 | 124篇 |
1998年 | 116篇 |
1997年 | 110篇 |
1996年 | 99篇 |
1995年 | 98篇 |
1994年 | 98篇 |
1993年 | 68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34篇 |
1987年 | 36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温后混凝土和钢筋强度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国有关高温后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热轧钢筋屈服强度和预应力钢筋极限强度的大量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与各自常温强度之比(注:本文称该类比值为相对残余强度)均符合正态分布。给出了不同温度作用后三类建筑材料相对残余强度的均值和均方差,分别建立了高温后三类建材的相对残余强度均值和具有95%保证率的分位值随温度的定量变化关系。作为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靠性评估的基础,积极开展高温后各类建筑材料的力学性能统计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依据试验资料论述钢筋混凝土有边框剪力墙的工作机理和强度性能,综合分析剪跨比、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对剪力墙抗剪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应力一强度干涉理论为依据,在强度和载荷为任意分布条件下,详细介绍了一种实用的零件强度可靠性设计的近似计算法,并应用BASIC语言编程,在IBM-pC/AT微机上进行了算例计算,证明是确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5.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对边坡稳定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土在不同排水条件时抗剪强度指标对边标稳定安全系数计算的影响,推导出按Janbu法分析边坡稳定性时,采用不同抗剪强度试验指标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实例说明,选取适当的抗剪强度指标来分析计算边坡稳定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预制破片弹丸携带的有效载荷量,增强其综合毁伤威力,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合纤维材料代替金属材料作为预制破片包覆层的发射强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过载条件下,碳纤维T700S和钢材料作为包覆层材料均能满足强度要求,而E玻璃纤维作为包覆层材料则不能满足。此外,使用复合纤维材料的成本也比钢材料要低。研究结果对复合纤维材料在相关弹药上的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岗斗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1991,(1)
本文简述锥形转子制动电动机的轴向磁拉力的产生和自行制动过程,根据它的特殊结构提出轴向磁拉力的计算方法;举出计算实例,进行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8.
模拟拖拉机翻车工况,对驾驶室的安全强度进行动载测试分析,获得主要构件的应力—作用力及位移—作用力的关系曲线,并找出驾驶室的薄弱环节,为驾驶室安全架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25SCY14-1B型轴向柱塞泵失效机理研究及寿命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5SCY14-1B型轴向柱塞泵进行了恒定载荷、冲击载荷、高速及高温等四种工况下的可靠性研究,较完整地掌握了该泵的失效机理、失效模式、失效分布,对泵的寿命特性进行了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泵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提高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使泵的寿命提高了1.6倍以上.此外,研究工作还确定了加速寿命试验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证明了以压力、转速为加速因子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唐孟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
本文利用弹性理论推导了煤层底板任意点的应力计算公式。提出了通过计算岩石的强度指数来预计煤层底板的破坏深度。依据底板破坏深度与承压水的“原始导高”的关系预测煤层底板突水的可能性,并以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这种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图5,表2,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