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539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21.
以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环境标准分析方法为基础,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和色谱条件进行了改进与探索,摸索出了一种测定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农药较好的分析方法,此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高,检出限低,变异系数2.46~6.14%,平均加标回收率91.3~93.7%.  相似文献   
52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ffects the quality ofpedosphere, hydrosphere, atmosphere, lithosphere and biosphere.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o reduce pollution sources and remedy the polluted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Phytoremediation, being more cost-effective and fewer side effects than physical and chemical approaches, has gained increasing popularity in both academic and practical circles. More than 400 plant spec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to have potential for soil and water remediation. Among them, Thlaspi, Brassica, Sedum alfredii H., and Arabidopsis species have been mostly studied. It is also expected that recent advances in biotechnology will play a promising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hyperaccumulators by transferring metal hyperaccumulating genes from low biomass wild species to the higher biomass producing cultivated species in the times to come. This paper attempted to provide a brief review on recent progresses in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phytoremediation for soil and water resources.  相似文献   
523.
毛竹枯梢病发生的土壤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32块典型样地的调查、分析,数据经不同方法处理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CeratosphaeriaphylostachydisZhang)的发生随土壤紧实度的增大、土壤湿度的下降而感病程度加重;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分析表明:枯梢病的发生与林地养分含量的多少关系密切,其发病程度与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土壤钾和硼水平的交互作用呈显著负相关,土壤中过多的活性铁可助长病害的发生。改善感病竹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是综合治理该病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24.
陶庆东  何兆益  贾颖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5):10388-10398
涵洞在山区高填方高速公路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由于涵洞上方填料组成复杂与填料—涵洞相对刚度差异大等问题引起涵顶垂直土压力集中,造成涵洞结构出现一系列病害。为探明涵顶土压力集中系数的影响因素,在室内模型试验和FLAC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研究了涵洞顶部填料高度、盖板厚度、填料泊松比以及填料含石量对上埋式盖板涵顶部垂直土压力、侧墙水平土压力及土拱效应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涵洞顶部填料高度、盖板厚度、填料泊松比以及填料含石量均会影响土压力集中系数值,涵顶土应力分布形式为抛物线,涵顶中心土压力集中系数值小于1,涵顶边缘土压力集中系数值大于1,涵顶与侧墙土压力呈非线性分布。将上述因素影响下的结果建立图表和方程,可用于评估同类型盖板涵的静止土压力和静弯矩设计。采用C#语言编写了《涵洞顶部竖向土压力值计算》程序,能快速准确的定位涵洞顶部垂直土压力,可为类似的高填方土石混合体填料—涵洞受力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5.
微生物固定化的发展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通过对固定化技术方法的介绍以及不同载体选择的对比,分析评价了固定化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认为固定化微生物是一种比一般生物处理法更为高效的方法,并讨论了它在含毒重金属离子废水、有机废水、酚类废水、芳香烃类废水、含磷含氮废水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但在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废水处理的实际应用阶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26.
毒死蜱对土壤微生物及碳、氮含量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评价毒死蜱的生态安全性,在蕹菜地喷施不同浓度和频次的毒死蜱并检测土壤微生物数量、有机碳和总氮含量的变化。结果:(1)按厂家推荐浓度或其2倍浓度喷施1-2次,1周后因细菌和真菌的减少使土壤微生物总数下降,2周后由于细菌的恢复和增加又使微生物总数上升,放线菌一直相对稳定。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的变化与微生物总数变化有明显的协同关系。按厂家推荐浓度的4倍喷施2-3次,土壤微生物总数、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均会下降。(2)统计分析表明,上述变化均未达显著水平,因此按常规使用毒死蜱不会威胁土壤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527.
速溶型二氧化氯泡腾片的杀菌效果试验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速溶型二氧化氯泡腾片的杀菌效果,并对现场应用效果进行监测。将泡腾片分别制成50,100,15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液,对5种常见微生物进行消毒实验,观察消毒效果。将泡腾片制成15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液,应用于华北制药集团北元有限公司的制药洁净车间,对进入万级洁净区人员的手部、物料传递和万级区环境、设备进行消毒处理,监测现场应用效果。该速溶型二氧化氯泡腾片溶于水后,5min内即可完全溶解、活化;制成的150mg/L二氧化氯消毒液1min就可以杀灭全部受试微生物;活化后的二氧化氯消毒液存放时间超过1d,杀菌能力明显降低。实验得出速溶型二氧化氯泡腾片对细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但使用时必须现用现配,制成的二氧化氯消毒液存放时间不得超过1d。  相似文献   
528.
关注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可以促进社会科学研究,了解除人以外其他生物的交流方式有助于加深对于人类交流、人类语言的理解。本文介绍自然科学界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交流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尤其是最新的一些成果,以期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反观人类交流、人类语言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529.
采用聚乙烯醇作为有效微生物群固定化载体,海藻酸钠为成型助剂,通过聚乙烯醇-硼酸交联法制备固定化细胞,并探讨了固定化有效微生物群的特性.结果表明聚乙烯醇是有效微生物群固定化的良好载体,聚乙烯醇-硼酸交联法制备的固定化细胞呈球状,大小均匀,具有较好的脱氮生物活性、较好的机械稳定性和抗溶剂酸碱度.  相似文献   
530.
肖莲秀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2):56-57,28
云阳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山区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介于东经108°24′52″~109°15′14″,北纬50°35′06″-51°26′30″。全县人口155万(201O年),土地面积56.49万hm^2,农耕地面积6.47万hm^2。本文通过对云阳县水土流失的野外调查和室内资料分析,阐述了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形成原因及其危害,指出了潜在的危险,最后提出了若干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