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5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两种边界条件的氯化钠结构晶格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自由和循环边界条件下氯化钠结构晶格振动计算结果.除平移模外2种条件下其余的模和频率均完全不同.当晶格中2种原子的质量比增大时,自由边界条件下的频谱分布出现2个禁区;不再能分为光学支和声学支  相似文献   
92.
野生番茄耐盐性研究及其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带有二叶一心的小苗扦插于附加不同浓度NaCl的MS培养基中,研究不同番茄材料发根、植株生长以及POD酶酶谱及其活性的变化,并通过花粉管导入技术将野生番茄的总DNA导入到栽培种。研究结果表明,Lycopersicon Pennellii LA716和Lycopersicon pimpinellifolium LA2184始终具有相对高的生根率,在150mmol/L NaCl胁迫10d时,相对发根率分别为86.8%和100%。参谋工的4份野生种,在附加有75mmol/L NaCl的培养基上的株高和叶片数均高于对照(无NaCl),随着NaCl浓度的不断提高,株高和叶片数教下降,Lycopersicon Pennellii LA716下降幅度最小。4份野生种的耐盐性明显优于2坐栽培种,当NaCl浓度提高到300mmol/L时,4份野生种的鲜重可达对照的0.90、1.07、1.60和1.53倍,而份栽培种则为对照的0.55和0.33倍。当NaCl浓度为75mmol/L时,Lycopersicon peruvianum LA111和Lycopersicon Pennellii LA716材料POD酶酶带数多于对照2条和1条,Lycopersicon cheesmanii LA166和Lycopersicon pimpinellifolium LA2184则少于对照1条和3条。利用花粉管导入技术可以将野生番茄的DNA导入到栽培番茄。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菜子油酸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醚(NEAO)与脂肪醇聚氧乙烯硫酸钠(AES)体系粘度特性。结果表明:NEAO对AES体系具有好的增稠效果,随着NEAO量的增加,体系粘度峰值不断增加。与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相比.NEAO的增稠效果更好,当NEAO和AES浓度均为4%.NaCl含量为6%时,溶液粘度可达到6500mPas。  相似文献   
94.
从41个滩涂湿地样品中分离得到45株木霉菌株,并对得到的木霉菌株进行了平板耐盐实验和黄瓜种子发芽实验。结果表明,PDA平板中Na Cl浓度为0.4 mol/L时,供试菌株的耐盐率范围在17.9%~85.5%之间,大部分菌株的耐盐率在50.0%~80.0%之间,不同菌株的耐盐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哈茨木霉TW20015和TW20239耐盐率最高,分别达到了81.6%和85.5%。通过黄瓜种子发芽实验表明,种子发芽率随Na Cl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加入TW20015、TW20239后可以提高种子的耐盐阈值。在Na Cl浓度为20 mg/m L时仍有种子萌发,而对照组Na Cl浓度为16 mg/m L时已无种子萌发。2株木霉均提高了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和芽长,其中TW20015效果更好。本实验为进一步应用木霉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含量0、50、100、150 mmol/L)处理对4种甜高粱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即NaCl浓度为0),50 mmol/L NaCl处理显著增加了SOD、POD和CAT活性,而100和150 mmol/L NaCl处理则抑制了3种抗氧化酶活性。NaCl胁迫导致了脂质过氧化发生,具体表现为随着NaCl处理的浓度增加,丙二醛也增加。4种供试甜高粱对NaCl胁迫的应答有差异,其中辽甜1号在所有供试浓度的NaCl胁迫下,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其他3个品种,而丙二醛含量最低,表明辽甜1号对NaCl的耐受性是最强的。  相似文献   
96.
采用盆栽实验法,分别用盐度为2,4,6,8的NaCl溶液对蛋黄果(Lucuma nervosa A.DC)进行了NaCl胁迫处理,测定其叶绿素、超氧化物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等生理生态指标以及盆土的实际盐度,研究蛋黄果的耐盐性并为果树的耐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蛋黄果的生长及叶绿素合成受到明显抑制,在土壤盐度小于0.19时无盐害现象;SOD、POD的活性均随NaCl浓度增加而显著升高,CAT活性在盐度为4~8时与对照有显著差异;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变化均与处理盐度呈现正相关,其中,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各个处理盐度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在处理盐度为6和8时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7.
The mechanisms of chlorine and oxygen electrochemical evolution at a novel Ti/SnO2-IrO2 anod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cyclic voltammetry and steady state current?potential measurements. For this study a laboratory constructed model cell was employed. Firstly, controlled potential electrolysis of 0.1 mol/L NaCl was performed and chlorine was observed to evolve at potential +1.2 V. The pH values of the solution decreased during electrolysis over the potential range of +1.0 V?+2.0 V, suggesting that oxygen evolution may involve in the reactions. Electrolysis with a de?oxygenated NaCl solution at a fixed potential of +2.0 V confirmed that O2 is one of the products generated at the anode. Further electrolysis of NaCl solution was conducted under steady state conditions. A potential?current density plot was constructed over the potential range of +1.00 V?+1.28 V. The slope of the plot at Tafel section was found to be 41 mV/decad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lorine evolution at the anode is achieved via an intermediate layer formed by electrosorption of oxygen and chlorine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  相似文献   
98.
从晶格的势能出发,进行截断近似,利用固体状态方程的普遍表达式,得出一个四参量的等压态方程,并将其应用至碱卤晶体NaCl和矿物质MgO的理论值和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