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蒽醌染料缺乏黄色品种,含有硫醚基的蒽醌染料,作为液晶彩色显示的黄色组 分,具有较高的有序参数。 合成了烷基苯型、烷氧基苯型、羧酸酯基苯型及卤素取代苯型四个系列的蒽醌 硫醚型黄色染料。 染料在氯仿中的摩尔消光系数为6400~11000.在液晶E-7中的最大吸收波 长为 448~467 nm;溶解度小于1.85%,有序参数为0.59~0.80.羧酸酯基苯系 列染料的有序参数高于其它系列。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针对壳聚糖类绿色低值吸附材料难以分离及回用的不足,构建了一类适用于无纺布类吸附材料的吸附装置,吸附装置为套筒结构,用以固定及最大限度地展开无纺布吸附材料。同时,本研究考察了将该装置对染料废水的处理性能,探讨了壳聚糖无纺布对染料废水吸附去除过程中壳聚糖无纺布的用量、处理时间、染料初始浓度以及体系pH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无纺布质量在4 ~ 8 g之间,处理时间在90 ~ 120 min之间,废水pH在 3~7范围之间,染料C. I. Acid Red 73的去除效果达到最佳,去除率可达90%以上,吸附容量为88.43 mg/g。此外,通过SEM、XRD及XPS一系列表征手段,揭示了壳聚糖无纺布对染料的吸附主要机制与普通壳聚糖基吸附材料相似,通过壳聚糖分子中的质子化的活性氨基与染料分子中的阴离子基团的静电结合实现。  相似文献   
63.
选取福州某地山坡天然花岗岩残积土为研究对象,借助亮蓝染色剂开展大孔隙水分迁移入渗试验,对原生态土体大孔隙分布特征及水分入渗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土体表层土质松散、孔隙分布均匀,水分以均质流形式下渗为主,但同时部分大孔隙通道分布方向各异,存在高度不均匀性,水分与基质域间存在不同程度水分交互现象;染色面积随入渗深度呈...  相似文献   
64.
采用烟酸钠、双氰胺和醋酸钠、双氰胺分别对周色助剂对涤棉织物的分散/活性一浴中性法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采用两组助剂的染色效果均较好,但后者的成本低于前者。  相似文献   
65.
制备了几种含金属离子铝铁的聚合硅酸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优化出最佳 脱色效果的絮凝剂,研究了絮凝剂用量、废水pH值、絮凝沉降时间等条件对染 料废水脱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不同掺杂浓度掺杂Alq3:DCM体系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致发光(EL)特性,根据实验结果,指出器件的EL发射峰值跟作为受体的DCM在给体Alq3中的掺杂浓度有关,应用Forster能量传递理论对其机理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67.
为了增强传统乙烯键π桥的拉电子能力,针对经典D-A-π-A型三苯胺基敏化染料在电荷转移过程中的分子内回流现象,通过在额外受体苯并噻二唑和π桥乙烯之间增加苯、噻吩、呋喃和吡咯等共轭单元设计了4个新的染料分子,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探究了共轭单元对染料RL1激发态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苯并噻二唑在起到额外受体电子推拉作用的同时,由于较强的吸电子能力,导致一定的电子回流;设计的4种染料分子与RL1染料相比,苯、噻吩、呋喃和吡咯既减弱了苯并噻二唑的吸电子能力,又起到了一定的电子供体作用,明显增强了氰基乙酸基团的吸电子能力。在染料分子的设计和合成中,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提升染料的光电转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直接红印染废水.考察了废水pH值、废水浓度、吸附时间和吸附剂用量对色度和浓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为8,废水浓度为9mg/L,反应时间为2小时,100ml废水中吸附剂用量为3g时,废水的色度去除率为93.9%,浓度去除率为97.9%.大孔树脂的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9.
研究了近红外疏水花菁染料I在几种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荧光行为. 花菁I在水中及含有低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曲通X-100溶液中表现出很弱的荧光,但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CMC时,荧光显著红移并迅速增强到最大.这种荧光突变为曲通X-100的胶束形成提供了直观的指示,可据此建立一种测定其CMC的简单荧光方法.该法还适用于Brij-35的CMC测定,所测的CMC值与文献报道的结果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70.
竹炭与絮凝剂复配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竹炭、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及聚丙烯酰胺(NPAM)处理印染废水.结果表明,在处理印染废水时,竹炭与絮凝剂的组合使用效果优于单一组分的处理效果.当竹炭、PAC和NPAM的用量分别为0.15g、680mg/L和6mg/L时,CODCr去除率为91.3%,沉降速率53.47mm/min,处理后水的色度低于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