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摘要:中巴经济走廊地处高山峡谷冰川地带,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和复杂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走廊内冰川融化、降雨增加,崩滑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安全和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本研究以中巴经济走廊北部山区为研究区,在分析区域自然地质环境和崩滑灾害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选取相对高差、坡度、坡向、曲率、岩组、断裂带密度、河网密度、距冰川距离、地震加速度、土地利用10个评价因子,通过信息量-逻辑回归耦合模型对研究区进行了崩滑灾害静态危险性评价。在验证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引入动态降雨及气温对崩塌滑坡危险性的影响,进行了动态危险性评价和预测。结果表明:中巴经济走廊北部山区崩滑灾害的较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在红其拉甫至哈维连一带坡度陡峭的山区和地形起伏大的河谷两岸。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区较高危险区面积占比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相关成果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规划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祁连山北麓出山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祁连山是甘肃省河西走廊的地表径流发源地,每年平均从其北麓向南部的河西绿洲输送68.86%10^8m^3的径流量,因此,祁连山区北麓出山径流的变化对河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祁我与河西走廊平原区有关水文气象台站最新的降水、气温和径流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区域近50年来气候变化的特征及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出山径流对抉变化的响应以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祁连山区与河西走廊平原区近几十年来气温变化总的呈上升趋势,与全球增温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但山区气温的变化幅度一般大于走廊平原区,其中又以祁连山中段地区温度升幅为最大,全球增温对河西内陆干旱区气候与出山径流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受此影响,祁连山北麓东部地区出山径流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中部地区出山径流的增加趋势不是十分明显;西部出山径流在降水量与气温同时上升的情况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3.
根据古城废弃、湖泊退缩、频降尘期等发生时代的相对一致性 ,确定了历史时期河西走廊沙漠化过程存在三次大发展时期 ,即南北朝、唐末五代和明清两朝 ,它们均对应近 2ka以来的气候干冷阶段 .认为清代中期河西走廊人口密度突破了干旱地带人口压力的“临界指标”且水资源利用率超过 4 0 %是晚近沙漠化土地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 .  相似文献   
54.
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密切,地方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还对生态环境建设存在极大的促进作用.有时还会阻碍生态环境建设的进一步实施与实现.西部大开发必须进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生态环境.由于甘肃河西文化的滞后性和封闭性,使西部开发中林草业发展与其传统文化产生了摩擦,超越传统文化,克服陈旧意识,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创新,营造先进的文化环境,为林草业发展培育强劲的文化内动力,是消除林草业发展与传统文化摩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5.
甘肃河西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省河西地区金昌、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五地市54所农村学校的调查,应用统计法、逻辑法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河西农村学校体育课开课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学校体育管理工作薄弱;天天做早操的学校占88.89%,天天做课间操率100%,天天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率为54.41%.  相似文献   
56.
祁连山北坡及河西走廊蝶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92~2002年6~9月,对祁连山北坡及河西走廊蝶类经行系统的采集,共采集蝶类标本6000余号,经鉴定、整理隶属于8科74属128种,根据世界及中国昆虫地理区划,该区分布有古北区系种99种,东洋区系种2种,广布种27种,以古北种占有绝对优势.同时对国内其他地区(包括其周边地区)的蝶类区系与祁连山及河西走廊蝶类区系作了相似度比较,初步探讨了祁连山北坡及河西走廊蝶类在中国蝶类区系中的地位,以及祁连山及河西走廊对于蝴蝶分布的影响和中国昆虫地理区划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河西走廊新生代构造运动的阶段划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对活动构造、沉积地层和构造地貌的综合研究,以及运用绝对年代学和相对年代学方法得到的大量地层和地貌体的年龄数据,将河西走廊新生代构造运动划分为7个大的阶段。  相似文献   
58.
对山西省大运体育走廊的运营现状进行调查,详细分析了大运体育走廊的经营和管理.指出:农民对场地器材的满意程度较好,但场地器材使用者的锻炼情况不是很理想,管理者的管理不及时,场地器材的建设和维修不合理.针对上述现状提出增强体育文化、强化组织管理;从人、自然与社会这一三维结构的独特视角分析大运体育走廊的运营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59.
甘肃河西地区资源与环境基础信息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甘肃河西走廊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的目的,就是利用地理信息资源与环境数据库和空间分析方法,探讨河西内陆流域水资源分配和调控的优化模型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进而探讨人地关系协调发民遥综合模型。本文系统介绍了甘肃河西地区资源与环境基础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甘肃河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分析了河西地区社会经济空间格局的基本特点,认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综合研究一个地区社会  相似文献   
60.
"哈大齐工业走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强大的生产性服务业支持。通过分析走廊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与需求现状,确定走廊内生产性服务业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降低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等产业的关联程度,成为制约走廊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走廊内急需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