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利用近50 a来(1958年~2000年)翔实的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河西走廊水资源演变特征,并采用均衡法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出山地表水资源总量71.291亿m3/a,平原区地下水总的补给量为59.443亿m3/a,总的排泄量为75.850亿m3/a,为负均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山地表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相对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减少和增加趋势,随着中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和水利化程度的日臻完善,地下水补给量明显减少,已经引起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泉水资源大幅度衰减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3.
交通控制和管理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有效措施。在事件状态下,对快速路交通通道的优化拉制建模进行了研究.以快速路和干道交叉口的交通需求与通行能力的方差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快速路交通通道优化控制模型,该模型同时优化干道交叉口绿信比、事件上游出口匝道转秽率和事件下游入口匝道转秽率三个控制参数。最后对目标函数进行了评述,表明谊优化控制模型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24.
公元8世纪末,藏传佛教已在藏彝走廊北部地区开始弘传,全区藏传佛教寺院的兴建与佛法的弘传是同步进行的。各教派寺院的相继建立也成为该派在这一地区传播的标志。宋代及以前是藏彝走廊北部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发展的初始阶段,元明时期是寺院的发展阶段,清代及民国时期是寺院发展的兴盛阶段。  相似文献   
25.
通过构建城市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交叉评价模型对处于西北干旱区的甘肃河西地区5个地级市的城市效率进行评价研究,以克服传统DEA无法区分有效单元之间的优劣.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城市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工矿型城市效率高于非工矿型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效率的相关性尚不显著,从规模效率的角度看河西地区的城市目前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河西地区城市效率及城市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6.
The sediments in the foreland basins around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preserved crucial information to reveal its tectonic history. In the Hexi Corridor, north periphery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the angular unconformity between the Jiuquan Gravel and the Yumen Conglomerate has been well known to represent an intensive tectonic event of the plateau. However, its age is poorly constrained. Our paleomagnetic dating at the Laojunmiao section in the Jiuxi Basin show that the bottom of the Jiuquan Gravel reaches 0.84 MaBP, the top of the Yumen Conglomerate is about 0.93 MaBP. This result clearly demonstrates that the north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experienced an intensive movement at mid-Pleistocene.  相似文献   
27.
岭南走廊是历史上南北交流的必经之路,早在先秦时期已开始形成,走廊沿途遗留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运用"文化线路"这一世界遗产保护理论,使单个的遗产串联起来,有助于把过去对文化遗产的单体保护和聚落保护提升到整体性的保护层次,可更有效地保护和提升遗产价值。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贺西煤矿地质构造、地质勘探钻孔探明的瓦斯基础参数分析发现煤层埋藏深度是影响该矿瓦斯含量和压力的控制因素。统计分析表明二者分别与煤层的埋藏深度成近似线性关系,并由此预测了生产采区生产区域的瓦斯含量和压力,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小于20%。贺西煤田的瓦斯风带深度为225 m,瓦斯带内瓦斯含量和压力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27~8.64 m3/t和0.1~1.45 MPa。研究结论能作为瓦斯抽放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29.
本文着重分析了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扼要阐明了当前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加快河西走廊农业生产建设的步伐几条主要途径(措施)。  相似文献   
30.
After tracking the histor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pectinids being very capable of dispersion, it is easy to be found that the bivalves Chlamys (Chlamys) valoniensis (Defrance), Camptonectes (Camptonectes) auritus (yon Schlotheim) and Chlamys (Chlamys) textoria (von Schlotheim) first occurred in the Late Rhaetian, the end of the Triassic, or the earliest Hettangian, the earliest Jurassic of western Europe, and subsequently they spread into the southeastern coast of Palaeo-pacific through the Hispanic Corridor during the Hettangian or a little later. It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Hispanic epicontinental seaway became established along the rifting area between North America and South America and Africa of the Pangaean supercontinent as early as Hettangian or even earlier, connecting western Tethys and eastern Palaeo-pacific and providing a corridor for migration and exchange of creatures between Tethys and Palaeo-pacif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