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6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The amorphous Fe78Si9B13 alloy was used as a heterogeneous Fenton catalyst in the process of phenol degradation.The influences of main operating parameters such as reaction temperature,catalyst amount,hydrogen peroxide dosage and initial pH of solution on phenol degradation rate were investigated.The maximum mineralization of phenol was achieved at 60°C,6 g/L Fe78Si9B13, 0.31 mol/L hydrogen peroxide,with an initial pH of 2.5.More than 99%of phenol was completely removed unde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ithin 10 min for a solution containing 1000 mg/L of phenol.Batch experiments for solutions containing phenol con- 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50 to 2000 mg/L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s and the same excellent degradation rate was obtained.The Fe78Si9B13 showed better catalytic activity than iron powder and Fe 2+ .Addition of n-butannol(hydroxyl radical scavenger)decreased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phenol,which demonstrates that hydroxyl radicals were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removal of phenol.We demonstrated that phenol may be degraded by hydroxyl radicals decomposed by hydrogen peroxide on the surface of Fe78Si9B13 and illustrate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for this process.This amorphous alloy exhibited high stability in recycling experiments and showed excellent reuse performance even after continuous operations of 8 cycles.  相似文献   
52.
李秀芳 《科技信息》2012,(1):144-144,153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的氨氮,因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而广泛应用于水中氨氮检测。文章初步探讨了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的几个应注意的问题:预处理方法的选择;水样中干扰的消除;配制酒石酸钾钠溶液及纳氏试剂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显色条件的控制等等。  相似文献   
53.
从氟元素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入手,介绍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生活用水中含氟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5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oFeMg氧化物纳米晶,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样品形貌,考察亚甲基蓝催化剂与H2O2的协同降解作用.采用稳态近似法研究氧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CoFeMg氧化物纳米晶和H2O2组成的Fenton反应体系可有效降解亚甲基蓝,当催化剂和H2O2的加入量分别为0.8g/L和2mmol/L,初始pH≈7.15时,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95%;与传统的Fenton反应体系相比,溶出铁的质量浓度降低为0.2mg/L;Fenton反应是羟基自由基(·OH)氧化降解有机物的过程,其反应可近似为二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55.
采用超声与Fenton高级氧化技术联合处理实际高浓度玉米淀粉废水,超声波与Fenton试剂联合作用时,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极短时间(10μs)内形成空化气泡会发生空化现象.由于玉米淀粉浓度较高,在超声作用时有机物更容易发生碰撞,产生较多的自由基,使玉米淀粉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降解.最终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通过单独超声实验得到最佳的超声时间为150 min,超声波频率为45 kHz,超声波功率为200 W,pH值为3;通过超声与超声-H2O2联合的对比实验,得出H2O2最佳投加量为40 mmol/L;通过单独加入Fenton试剂与超声-Fenton联合的对比实验,得出FeSO4最佳投加量为8 mmol/L.在最佳参数条件下,超声-Fenton法处理高浓度玉米淀粉废水,其COD去除率可达到92%.  相似文献   
56.
以苯胺(C_6H_7N)废水为处理对象进行Fenton氧化降解试验,考察pH、H_2O_2投加量、n(H_2O_2)/n(Fe~(2+))比值以及苯胺初始浓度对Fenton降解苯胺的影响,并分析其降解途径.结果表明:苯胺初始浓度为50~200mg·L~(-1),pH=2~4,n(H_2O_2)/n(Fe~(2+))=10,n(H_2O_2)/n(C_6H_7N)=10~15,反应60min苯胺去除率达75.4%~87.4%;若苯胺浓度大于600mg·L~(-1),所需反应时间延长且降解率降低.检测发现苯胺降解需经过羟基化、取代、脱氢、开环产酸阶段,其中丁烯二酸为苯胺降解过程中产酸阶段重要的中间产物,且可生化性高,易降解.因此,认为在Fenton预处理苯胺过程中,可将苯胺降解到控制丁烯二酸阶段,以丁烯二酸作为后续生化处理目标污染物的处理方法有利于苯胺的完全矿化.  相似文献   
57.
用复合浸出剂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的稀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慧琴  欧阳克氙  饶国华 《江西科学》2005,23(6):721-723,726
研究了采用新型复合浸出剂来浸取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中的稀土,结果表明:新型复合浸出剂浸取稀土浸出率高于单一浸取剂,能减少某些非稀土杂质元素的浸出,浸取后的浸出剂经提纯后能反复使用,而且这种新的稀土浸出剂具有来源广、价格便宜、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EVO)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喹诺酮类药物之一,其在多种环境基质中被频繁检出,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采用Fenton试剂(H2O2-Fe2+)氧化降解水中LEVO,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的反应条件并针对各影响因素分别开展深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选定的4个因素对Fenton试剂降解LEVO的影响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Fe2+的初始浓度、反应时间、H2O2的初始浓度、初始pH值。当选取反应条件pH=6,H2O2和Fe2+初始浓度分别为0.75 mmol/L和150μmol/L时,处理初始浓度为50μmol/L的LEVO溶液60 s,LEVO的去除率达到96.5%,说明Fenton试剂可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LEVO。该研究为处理含LEVO等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废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9.
用电渗析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使用阴阳离子双隔膜三室电解槽,以铁作阳极,碳作阴极,把废水中的氨氮富集到阴极液中,在阳极中产生 Fe2+,滴加 H2O2 后生成 Fenton 试剂,用以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6 h 可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和 CODCr 同时除去80%.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异丙基三(硬脂酰基)钛酸酯(YB-510)、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3种偶联剂对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发光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电子万能试验机、摆锤冲击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复合材料的荧光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3种偶联剂都能改善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分散性、流动性、发光性能、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场发射扫描电镜显示,铝酸锶荧光粉在有偶联剂添加的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基体中分散均匀、团聚减少、界面黏合作用改善;相比于钛酸酯(YB-510)和KH-560,MAPE对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发光性能、力学性能和分散性提高更明显;热失重(TG)曲线和一阶微分(DTG)曲线分析表明,KH-560提高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钛酸酯(YB-510)对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MAPE对稀土荧光竹塑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