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太常寺是唐代主管国家礼乐的机构,其乐工的种类较为复杂。太常寺乐工中的文武二舞郎属于良民,被赦免贱籍的前代乐工亦具有良民身份。太常音声人的身份属于杂户,在地位上接近于官户,但他们享有与良民通婚的权利。番户的地位和太常音声人基本相同,但必须当色为婚,他们以番上的方式到太常寺服役。另有一种长上乐户,其身份属于官奴婢,需要长期在太常寺服役。  相似文献   
72.
唐代景教之地域背景及名称质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景教于唐贞观九年(635年)由波斯传教士阿罗本(Olopen)传至长安。在唐代以至后代的一些历史文献中均记载阿罗本为“波斯僧”,他在长安所建的景教会堂在最初一百余年间亦被称为“波斯寺”,由他传入的教义被称为“波斯经教”。可是,明代(1625年)出土、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却称阿罗本为“大秦国大德”。碑文诠释了“景教”教名的来历,却只字未提“波斯经教”或“波斯寺”。文章就历史文献记载的差异,对景教的地域背景及名称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73.
东岳庙会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是中国庙会文化的一个典型。通过对东岳庙会历史资料进行系统梳理,认为庙会源起于汉唐,确立于北宋,中衰于金元,转型于明清。  相似文献   
74.
惠能赴黄梅求法之前,曾到过乐昌坐禅,因而衍生出一系列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75.
博山能仁禅寺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和自然景观优美,所表现出来的宗教包容性显示其特有的状态。体现在:僧众之间、信众之间以及僧众和信众之间形成了和谐关系;诸多楹联成为了一道包容性的风景线;严格的寺规中包含着慈悲、宽厚。博山能仁禅寺以宽容、容纳的理念,善待一切,包容天下,无不和党的宗教政策及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6.
在对越南二方碑记进行解读的同时,分析了越南华侨华人妈祖信仰的传播情况;继而阐述了穗城会馆天后庙的肇建、沿革及其作用;最后说明该天后庙成为越南文化历史遗迹的情况,从而揭示了越南华侨华人妈祖信仰已经融入当地民族文化当中。  相似文献   
77.
宁波天后宫雕刻特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宁波天后宫雕刻的分布现状及其雕刻"三绝",重点从雕刻图案形式、深层意蕴、雕刻手法等层面阐析天后宫雕刻特色,并初步探讨了这些雕刻与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妈祖信仰、商帮文化等民俗事象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78.
六祖慧能和韶州有缘。生在新州,得法黄梅,隐遁怀集和四会,剃度出家在广州,但他最终把韶州作为37年弘法的上佳选择。韶州的曹溪宝林寺(后称南华寺)的兴盛与发展也和慧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慧能在世之日,宝林道场至少有三次以上的重修、重建和扩建,而且规模一次比一次大。宝林寺的香火也因此一次比一次旺盛。唐朝的韶州曹溪山宝林寺发展和兴盛的历史事实表明,慧能只要一到宝林寺,它立即就会四众云集,宝林道场的修建就势在必行。慧能对宝林道场的重修、重建和扩建,起了直接重要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9.
湖州报恩寺是清代著名的寺院,与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有关,但其具体位置却众说纷纭。通过一定的物证和史料,认定报恩寺在德清县武康镇上柏村。  相似文献   
80.
景观并不是仅仅以简单的外在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作为一个具有精神意义存在的"场所",人们在景观中更高层次的享受是与景观产生某种意义上的共鸣。在引入叙事学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青龙寺环境景观进行研究,从对叙事的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探讨青龙寺在景观叙事性设计上的内涵,并对其做相应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