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42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本文在塑性变形能量守恒的基础上,考虑到静水应力分量对材料延性破坏的影响,提出了冷锻材料较为适用的延性破坏判据,并作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62.
为保证石油设备低温下工作的可靠性,对国产Q345A(16Mn)钢冷拔方管在20--60℃的冲击韧性进行了检测,并用API Spec 8C标准进行安全性评价。检测结果表明,取自冷拔方管Q345A钢的冲击韧性在20-- 40℃范围内对温度不太敏感,可完全满足该温度范围的服役条件,而且在-50℃下仍可安全使用。冲击断口分析表明,温度从20℃降低到-60℃,断口塑性纤维区宽度由1.7mm减少到0.4mm。这一检测和评价结果, 为国产石油钻采设备进入北美及俄罗斯地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3.
为研究冷弯薄壁型钢—OSB双向板组合楼盖的抗弯承载力性能,提出了一种将冷弯薄壁型钢和定向刨花板(oriented strand board, OSB)用自攻螺钉连接组成的新型组合双向受力楼盖。对足尺的楼盖进行单调静力堆载试验,观察组合楼盖的应变、挠度的变化趋势及整体破坏过程,研究试件的组合性能及承载力性能。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完成对四边简支条件下组合楼盖抗弯性能的模拟,对比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提出了双向板组合楼盖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同时推导出双向板组合楼盖挠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冷弯薄壁型钢—OSB双向板组合楼盖承载能力良好,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正确可行性;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较为符合实际试验结果,可以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与计算。  相似文献   
164.
为了解决常规空气源热泵在寒冷地区应用系统性能低的普遍问题,在兰州地区建立了一套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开展冬季供暖实验研究,并且进行了供暖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在寒冷条件下能稳定输出热能,室内温度保持在14~20℃,系统能够满足冬季供暖的需求;在环境温度为-12.9℃时,综合考虑水泵及风机耗功,系统COP大于1.85,但供暖最低温度未达到Ⅱ级热舒适要求,设定较低供暖温度下限有利于系统节能;COP、地暖工作时间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该空气源热泵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在兰州等寒冷地区应用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尤其是在未提供集中供暖的农村地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5.
探讨了高原鼠免在冷暴露过程中静止代谢率(RMR),非颤抖性产热(NST)的变化.同时观察肝脏褐色脂肪组织(BAT)线粒体蛋白等指标的变化,表明高原鼠兔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是通过整体产热和细胞产热的改变来维持其恒定的体温.  相似文献   
166.
通过回顾我国疫苗诞生以后到"冷链"系统建立之前的麻疹防治史,研究发现,在技术基础设施外,以黄祯祥、诸福棠等为代表的国际一流病毒科学家,担当"及时报告"和"切断传播"大任的以赤脚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卫生人员(包括配合其工作的家长),以及总结经验教训并适时推广预防接种卡制度的受过良好医学和公共卫生训练的技术官僚和专家,共同构成了决定麻疹防治成败的关键因素。以史为鉴,研究还同时借鉴STS基础设施研究的进展,呼吁重新重视人作为医疗基础设施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7.
A familiar story of seismology is that of a small field originally focused on local studies of earthquakes through diverse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being transform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to a highly specialized field focused on global studies of the earth's deep interior via sophisticated instruments and transnational networks of seismological stations. Against this backdrop, this essay offers a complementing account, highligh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local circumstances and disciplinary agendas that were contingent not only on transformations in the geophysical sciences but also on the concurrently changing biological sciences during the Cold War. Using examples of the studies of unusual animal behavior prior to earthquakes conduct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on the West Coast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70s, this essay examines a variety of motivations behind the attempts to bridge geophysics and biology. These examples illustrate the ways in which earthquake prediction became entangled with concerns over the use of seismological data, pioneering research on biological rhythms, and the troubled field of Cold War-driven military brain studies.  相似文献   
16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