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39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介绍的测量装置采用TP801单板机控制检测器转盘,可自动进行角度扫描,描绘远场光分布曲线;同时可对测出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数值孔径,并在单板机上显示。  相似文献   
32.
详细论述了能够实现无阻断通信的智能光纤自动传感监测保护设备.该设备采用1 1保护方式,利用PIN管对光纤通信线路进行光功率实时在线监测.当监测到光纤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够利用光开关及时有效地在工作纤和备用纤之间进行自动切换,自动保护倒换时间达到50 ms电信级标准,达到对传输系统设备透明、实现无阻断通信的目的.  相似文献   
33.
介绍2K—H型少齿差行星传动在ZQ—1型自放式防火卷帘门启闭机中的应用,阐述了工作机理、设计计算及强度校核等。传动部分采用了固体润滑。  相似文献   
34.
在热传递模型基础上推导了二参数(时间因子与比例因子)控温理论公式,对于实时控制过程,因时间因子有较强的鲁棒性可固定不变,而对比例因子采用智能算法在线自适应调整,本算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对大惯性系统能获得较快而无超调的动态特性、其控温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PID调节器。  相似文献   
35.
基于绿色设计准则的塑料门窗铣削机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绿色设计在技术先进性,环境、材料和结构等方面的准则,并运用于塑窗锯铣加工中心的铣削机设计中,表明绿色设计可从技术上保证安全,可靠,经济地实现产品的各项功能和性能,同时只有在设计阶段将产品的“绿色度”作为设计目标,才能取得理想的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36.
结合临猗防氟供水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当地建设供水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必要性,监控系统的总体结构,各部分功能、硬件选型以及软件系统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37.
自动变速器结构复杂,故障涉及面广,正确的诊断程序决定了自动变速器的检修效率与质量。本文就自动变速器的诊断程序、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8.
目的为了加强实验动物的福利建设,针对目前灵长类实验动物生产单位的猴舍冬季保暖方式的局限性,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猴舍自动控温的动物栖息装置系统。方法本套系统采用的是逆卡诺循环原理,以空气能热泵热水器作为供热源,将热水通过热镀锌铁管输入每间猴房,既能直接散热,又能作为猴子攀爬跳跃的嬉戏架。结果因为散热管网的水温温度保持在40℃左右,天冷时猴群基本上白天都喜欢呆在供热管上玩耍,而晚上则都蹲挤在供热管上睡觉。猴群的体况在冬季都能保持和平时一致。与上一年度相比,猴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降低;而出生率和繁殖存活率也有所提高。结论本套装置系统具有丰富灵长类实验动物活动的空间层次、恒温可调和自动控制的特点,经过实测该系统具有供暖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环保、节约人力和物力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39.
本文应用控制原理,利用PC定位计数器(F-20M)实现了机床的点位控制,同时给出了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40.
点目标自动识别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远距离目标即点目标自动识别的技术方法,评述了与之有关的一些问题,并就其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