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9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光肩星天牛成虫对植物气味的选择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Y形嗅觉仪测定光肩星天牛成虫在补充营养阶段对多种寄主植物的选择反应.结果表明,天牛成虫对7种植物气味均有一定的趋向性.其中,未交配和已交配的雌虫对旱柳的选择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五角枫的选择达到显著水平(P〈0.05),未交配和已交配的雄虫对旱柳的选择达到显著水平(P〈0.05),为进一步探索植物挥发物调控光肩星天牛的化学生态机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六磷胺在树干内的输导动态及其对光肩星天牛的不育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注药法将昆虫不育剂(六磷胺)注入树干内,研究其输导动态及其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ulsky)的不育效应.结果表明,六磷胺在树干内可向上、也可向下输导,并能残留约一个月;因而树干内的天牛幼虫可吃到不育剂,致使当年羽化出的成虫表现出明显的不育效应;当注药量为40mL/株时,其卵未孵化率、孵化后的致畸死亡率及校正后的总死亡率分别为80.0%,8.4%和86.5%.  相似文献   
13.
注干法施用吡虫啉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养虫笼捆绑树干法,接入配对健康光肩星天牛成虫,待卵孵化率达80%时,以注干法施用不同浓度的吡虫啉胶囊防治光肩星天牛初孵幼虫。结果表明:树木胸径注药量为0.32mL/cm时防治效果最好,可达90%以上。用HLPC方法分析树叶片中的残留量,并对施药后不同时期药剂残留量与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得出防治效果与树叶片中的残留量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2000—2004年对固原北川农田防护林带中的黄斑星天牛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受天牛危害率比对照区明显下降,说明采取综合防治对农田防护林尤其在三北防护林带建设中对抵御天牛危害有明显的作用效果,在农田林网和三北防护林建设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黄斑星天牛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黄斑星天牛的发生情况、危害特征及发生规律等方面的研究,着重论述了近几年来在植物检疫、林业措施、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五个方面治理黄斑星天牛取得的进展,提出了防治黄斑星天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臭椿内含物对光肩星天牛取食、产卵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在容器中放置臭椿嫩枝叶及其木段以及喷施臭椿嫩枝叶水浸提物、乙醚提取物的小叶杨木段,测定臭椿及其提取物对光肩星天牛成虫取食、交尾、产卵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制取食臭椿嫩枝叶,天牛成虫致死率达80%以上;在有选择食料(榆树嫩枝叶)的情况下,天牛成虫基本上不在臭椿嫩枝叶上活动;天牛成虫在臭椿木段上的交尾频次、刻槽数、取食面积比例等均为对照组的5%左右;臭椿嫩枝叶的水浸提物对天牛成虫取食、交尾等影响不明显,但对产卵、孵化具有显的抑制作用,产卵数为对照的35%左右,卵孵化率降低26%左右;喷施乙醚提取物进行强制取食,对照组天牛成虫的着落虫次、交尾频次、产卵数分别是处理的4.5倍、11.3倍、5倍;选择取食,处理组天牛成虫的着落虫次、交尾频次、产卵数分别是对照的27.7%,7.5%,7.5%。臭椿嫩枝叶的乙醚提取物对天牛成虫取食、交尾、产卵、卵孵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可直接喷雾使用的有效不育剂,笔者研制了两种不育剂CSⅠ、CSⅡ(可湿性粉剂),对光肩星天牛成虫进行了不育性室内比较研究。模拟野外喷雾法对成虫进行喷雾处理后,将交配行为、产卵量、卵的孵化率、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种群生命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喷雾使用CSⅡ不育剂20倍液对光肩星天牛的不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分类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关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Ganglbauer)的分类地位一直争议较大,为了区分和辩识这两个种是否为同一种,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RAPD(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天牛科2亚科7属11种昆虫(包括这两个近缘种)成虫的RAPD图谱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多次引物筛选试验,选择6种对多数天牛都能出带的引物(S4,S8,S22,S24,S105和S823)进行了RAPD扩增。结果表明,光肩星天牛(翅斑白色)和黄斑星天牛(翅斑黄色)及其过渡型(翅斑黄白相问)的谱带一致,同属一种。黄斑星天牛应订正为光肩星天牛的同物异名。因此,可在光肩星天牛这个种下根据翅斑颜色划分为三个型:白斑型(form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黄斑型(forma nobilis Ganglbauer)和黄白杂合型(forma mixturae Tang)。  相似文献   
19.
共记述广西星天牛属14种,其中2种为广西新记录,对广西星天牛属部分已知种的学名变更作了简单介绍,并对有疑问的种类作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20.
分别通过室内、林地蒲螨防治试验以及利用肿腿蜂释放管、肿腿蜂喷剂等不同试验防治光肩星天牛,研究了利用蒲螨、肿腿蜂等天敌制剂防治光肩星天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蒲螨或肿腿蜂释放管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肿腿蜂喷剂防治效果尚可,且提高肿腿蜂防治效果的关键在于正确的防治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