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12篇
  免费   1097篇
  国内免费   1840篇
系统科学   703篇
丛书文集   1326篇
教育与普及   9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8篇
现状及发展   179篇
综合类   31219篇
  2024年   207篇
  2023年   750篇
  2022年   756篇
  2021年   905篇
  2020年   708篇
  2019年   715篇
  2018年   391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629篇
  2015年   1049篇
  2014年   1597篇
  2013年   1592篇
  2012年   1747篇
  2011年   1972篇
  2010年   1967篇
  2009年   2224篇
  2008年   2293篇
  2007年   2349篇
  2006年   2019篇
  2005年   1750篇
  2004年   1673篇
  2003年   1171篇
  2002年   777篇
  2001年   737篇
  2000年   592篇
  1999年   627篇
  1998年   325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255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52篇
  1990年   199篇
  1989年   209篇
  1988年   234篇
  1987年   145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丁国华  刘峥  沈方明 《广西科学》2002,9(1):46-47,52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技术,由间苯二酚与乙酰乙酸乙酯缩合制备7-羟基-4-4甲基香豆素。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合成7-羟基-4-4甲基香豆素的最以应条件为:间苯二酚5.5g,乙酰乙酸乙酯6.8ml,浓硫酸1.5ml,微波功率240W,微波辐射时间6min,产率84.1%,不采用微波辐射,反应时间大于10h,产率7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7-羟基-4-4甲基香豆素的特征峰与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各官能团的吸收峰吻合,测定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熔点为189-192℃。  相似文献   
62.
证明了对于一个环R,下列条件等价:(1)R是左凝聚的;(2)对任意正整数n,Mn(R)是左1-凝聚的;(3)Ext^2R(R/I,N)=0对于任意有限生成左理想I及F-内射模RN成立;(4)若N1≤N都是F-内射左R-模,则N/N1也是F-内射模.  相似文献   
63.
64.
微胶囊农药新剂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农药的发展趋势及农药新剂型微胶囊剂的特点 .并详细介绍了界面聚合法、锐孔 -凝固浴法和复合凝聚法 3种制备农药微胶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本文确定了DA-201树脂吸附水中酚的吸附等温式,并得到了这一吸附体系中的粒内有效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介绍了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三种特殊方法:假设法、倒逆法和试求法。这些方法有助于解决一些配平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炸药中间体3,3′-二氯-2,4-二硝基二苯胺的合成方法及工艺条件对其产率的影响。经测定,该产品的熔点为140℃~141℃,外观为橙黄色结晶体。  相似文献   
68.
本文利用半群代数理论及偏序集理论、方法,继续讨论了I_3-半群的若干性质及其幂零性问题。给出了I_3-半群为幂零的若干充要条件,特别是给出了幂零的I_3-半群的序结构特征,完全确定了全序幂零的I_3-半群的结构。  相似文献   
69.
本文采用较为简便的合成手段,较好地合成了一种高速感光重氮型化合物--2,5-二甲氧基-4-码啉基苯基重氮氯化锡复盐,并经 IR 谱、′HNMR 谱,以及元素分析等检测,证实该产物的存在.产品紫外特征吸收峰艾λ_(max)=398. 2nm,热分解温度为158℃.  相似文献   
70.
讨论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本质与含义,研究了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知识链,指出技术、工程与经济的关联程度远高于科学与经济的关联程度。文章强调科学与基础研究是资金向知识的转化,而技术创新则是在资本的支持下,使知识通过市场向效益、利润的转化。工程师是新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也是新兴产业的积极开拓者。工程师要面对的是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尺度上的技术创新。在经济快速成长时期,应该更加重视工程师的创造性劳动。培养大批工程技术创新人才是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